成都新增7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涉及成都面人、竹雕、银花丝等项目

07.04.2016  12:44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获悉,四川省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82名,成都市7位传承人榜上有名,他们分别属于木偶戏、蜀绣、成都面人、竹雕、竹编、糖画、银花丝7个非遗项目。至此,成都已有省级非遗传承人86名。

成都已有省级非遗传承人86名

近日,四川省文化厅公布了第六批82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成都市木偶戏传承人雷涛、蜀绣传承人彭世平、成都面人传承人熊家全、竹雕传承人高尚远、竹编传承人王明文、糖画技艺传承人陈启林、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传承人倪成玉7位市级非遗传承人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

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目前,成都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3名、省级非遗传承人86名、市级非遗传承人131人。

在我市新增的7名省级非遗传承人中,聚源竹雕代表性传承人高尚远已于上月去世,享年51岁。市文广新局非遗处副处长张擎告诉记者,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是去年年底申报的,今年3月18日省文化厅对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进行公示,昨日市文广新局正式接到行文。

西南第一雕”鬼斧神工

聚源竹雕精美小巧,是川派竹雕的代表。高尚远自学绘画与雕刻30余年,他整理并掌握了自清代中期已失传的3种工艺技巧,融浅、深浮雕、圆雕、留青雕于竹、木、牙、角、玉材上,制作的摆挂件、炉瓶、鸟笼等系列产品被专家赞誉为“鬼斧神工”,被行家称为“西南第一雕”。

高尚远14岁时,一天上街赶集,看到有人把玩方雀笼,立刻便被吸引住了。鸟笼的主人打趣地说:“小娃儿一个,看啥子看,你能雕得出来?”“雕就雕,这有什么难的!”高尚远回到家里,将锯条改制成小刀,凭着记忆一口气雕出了5个小摆件。几天后,当他拿着自己雕刻的摆件给鸟笼的主人看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没想到他仅凭看了一眼就能模仿七八成。当即,有人出20元买下他的摆件。

高尚远1986年开始制作鸟笼。与当时其他鸟笼制作匠人不同,他把《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代名著中的人物故事雕刻出来,制成配件,搬上了鸟笼,结果非常受市场欢迎。上世纪80年代,高尚远的全雕花鸟笼最高能卖4万元一个。

高尚远的“西厢记象牙雕鸟笼”因雕工精湛轰动国内雕刻界,仅1厘米大小的人物,喜怒哀乐面部表情栩栩如生,“连双眼皮都能看见。

成都面人熊”手艺精湛

成都面人传承人熊家全,从1973年开始跟随姐夫谢德芳学艺。谢德芳是蓉城著名面人艺人“蓉城李记风花雪”的嫡传弟子。谢德芳的徒弟有七八个,但真正坚持下来的只有熊家全一人。初中毕业后,熊家全在各大公园摆摊,生意好的时候是青羊宫灯会、文化公园花会、人民公园菊展,平时卖一天面人也就收入两三元。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熊家全声名鹊起。他能捏川剧人物,鸟儿面塑更是一绝,人称“熊鹦鹉”,还有了“成都面人熊”的雅号。

目前,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传承人倪成玉已年逾古稀。她初中毕业后到成都美术学校学习立体造型。在校办工厂实习阶段,她第一次接触到银花丝制作。她师从黄旭川等老一辈艺人,并创造性地将银花丝“有胎成型”技术改造为“无胎成型”技术。2010年,她创作的“金花丝芙蓉熊猫座盘”成为上海世博会四川馆镇馆之宝。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