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法”养殖引来千里之外的客商 目前陈峙名正积极申报综合立体养殖示范基地

27.01.2015  13:39

  和静县农民陈峙名的“土法”养殖引来了千里之外的客商,消息不胫而走,更坚定了和他一起搞“土法”养殖的村民的信心。

  陈峙名是该县巴润哈尔莫敦镇阿日勒村的村民。1月20日,他的养殖基地来了两位客人,他们是从四川省青川县来的,在养殖基地参观了数小时。他们查验了纯天然饲料后,决定大量收购养殖基地的家禽和麝香鼠,“家禽是散养的、养殖环境也是纯天然的,麝香鼠的皮毛成色很好,我们需要这样的绿色产品。”

  陈峙名养殖的鸭、鹅、鱼、鼠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秘诀就是一个“土”字。他的养殖基地有100亩鱼塘,鱼儿啃食草根、浮游生物,自由生长;15万只土鹅土鸭也只喂少量谷物,之后就散养在基地里。

  2006年,陈峙名向朋友借了10万元发展水产养殖业,乡干部为他请来了农业专家上门传授养殖技术。第二年,陈峙名不仅将朋友的钱如数还掉,还赚取了第一桶金。如今,他的养殖基地已经发展成有林地、草场、鱼塘的立体养殖基地,“土法”养殖让他的年收入超过100万元。陈峙名发现新鲜的水产家禽受到游客青睐,2009年8月他投入了15万元,在养殖基地附近开办了农家乐。

  致富不忘乡邻。2012年,陈峙名申请成立了和静草塘人家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致富。目前,合作社已有社员105户,其中少数民族社员30户,同时还带动了周边500余名富余劳动力就业。

  合作社社员向秀全告诉记者,2012年以前他一直在种地,年收入最多不超过4万元。“2012年,我在陈峙名的帮助下养了一万多只鹅,当年纯收入就超过8万,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搞养殖,现在日子越过越好。”

  目前,陈峙名正在积极申报综合立体养殖示范基地,希望带动当地更多的农民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