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大附属肿瘤医院援疆:有志而来有为而归

15.06.2015  17:46

   编者按: 如果说新疆是一片充满机遇和挑战、孕育着希望的热土,那援疆干部无疑是一片祥云,为这片大地喜降甘露,滋润着各族群众的心田。

  一次援疆行,终生援疆情。一批批医疗专家如勇立潮头的开拓者,不仅仅为这里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更是以主人翁的精神与科学严谨的态度,把“援疆”变为“建疆”,从“老师”过渡到“同事”再到“新疆人”,为新疆各级医疗机构带来了新技术、培养了一大批医疗人才。

  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有这样一批援疆干部,他们从繁华的大都市来到西部边陲,克服种种困难,融入到新疆医疗卫生发展的事业当中。在医院搭建的良好平台上,他们精心制定治疗方案,用一台台精准的手术、一次次手把手的帮教和一个个掷地有声的科研成果在新疆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助推新疆肿瘤防治事业发展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第七批援疆干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导陶亮及妻子(左)葛慧指导实验。

   做实事献真情

  按说圆满完成了援疆任务,就可以回到自己的故乡和岗位。然而来过这里的援疆干部,都有着割舍不下的情怀。

  作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的引进人才,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陶亮教授,2011年8月作为第七批援疆干部来到了新疆医科大学担任副校长。

  初来乍到,负责医科大学科研工作的陶亮走访了新医大所属的7个院系和6所附属医院,深入了解了各单位的科研、学科建设和国内外交流等情况。这位洞悉医学学术最前沿动态的学者,在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工作目标、思路和方案,在得到学校认可后,积极付诸实施。

  他牵头在新疆附属肿瘤医院组建了新疆最为先进、国内一流的肿瘤耐药性专业实验室,填补了新疆在这方面的空白。目前承担1项NSFC—新疆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和1项NSFC面上项目的研究实验工作。

  为保证肿瘤耐药性研究室的国际标准,陶亮请回了在美国新泽西大学实验室工作多年的爱人葛慧教授,由她负责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并培训实验室人员。

  接到肿瘤医院邀请后,葛慧毅然放弃美国舒适的工作条件和高薪,来到新疆肿瘤医院并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她迅速制定出三年工作计划,第一要规范标本库的建设,第二要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第三要培养高质量的实验室人才。

  而此时,陶亮和他的团队与新医大肿瘤防治中心正以此平台为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研究,联合申报了多项国家级项目。2012年,获得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1项,经费40万元。2014年,他把申请到的两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留在了新疆肿瘤医院,那是他5年来科研探索的结晶。

  2014年,陶亮的援疆任务结束后,作为我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的柔性引进人才,他获得了自治区给予的30万元的经费支持,并将这些经费都投入到了实验室的建设和研究中。陶亮说:“双赢的合作更长久,建国际标准实验室是新疆的迫切需要,而我更看重的是新疆丰富的研究资源。

  “虽然陶教授的援疆任务结束了,但是为了能够使肿瘤耐药性实验室的建设更加完善、运行更加规范,陶亮教授主动提出要与我们医院再签订五年实验室建设合作协议,继续在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与运行以及人才的培养、科研项目申请立项等方面继续支持和帮助我们医院。”肿瘤医院人力资源部部长李永红介绍说。

  陶亮夫妇俩把新疆当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精心耕耘。3年来,他们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不仅壮大了受援地的发展原动力,更是培植出了科研基地这颗梧桐树,让智力援疆成为带不走的财富。

  “在这里的日日夜夜,将一生难以忘怀。肿瘤医院已经成为我终生为之服务的地方。援疆任务虽然结束了,但援疆的工作还将继续,我们与新疆同事和朋友结下的友谊会地久天长!在这里,我的价值得到了体现。”陶亮在援疆工作结束时深情地写下这样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