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疗专家在阿瓦提县诊断一例罕见石骨病

06.10.2014  12:36
  

 

  9月26日12时30分,阿瓦提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室外一位抱着患儿的家长焦急的等待着,此时远程会诊室内,援疆医生张霖和医院的儿科医生、放射科医生聚集在会诊室内,与远隔千里之外的乌鲁木齐的专家正在进行着一例特殊疾病的会诊。

  原来在2天前,张霖医生在例行的科室大查房中,发现一位以“肺炎”收治的患儿,已17个月,但仍不会行走,该患儿曾到乌鲁木齐和阿克苏地区人民医院等多地求治,考虑“佝偻病”和“大脑发育不良”.

  张霖医生通过对患儿的仔细查体,发现患儿明显方颅,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巨大达脐部,质地坚硬。X线胸片示肋骨、锁骨广泛均匀,骨密度增高硬化。脊椎椎体亦明显密度增高,尤其椎体上下密度高,中间密度低,形成“三明治”样改变。根据临床经验,张霖医生考虑这可能是一种骨代谢异常的疾病,要明确诊断,还需进一步的检查。可由于患儿家庭贫困,已无钱做检查,为此,他与医务科和院领导沟通,与放射科联系,为患儿进行了免费的CT检查和化验。最后确诊患儿为一种罕见的疾病:石骨症(幼儿型)。

  石骨症又称大理石骨、原发性脆性骨硬化、硬化性增生性骨病和粉笔样骨。是一种少见的骨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石骨症可分两型,即幼儿型(也为恶性型)和成人型(良性型)。恶性型:主要见于婴幼儿,特点为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肝脾肿大,淋巴腺病,脑积水和自发性骨折。该病病程进展快,常因严重贫血、脑积水和反复感染等原因早期死亡。对恶性型石骨症无特效疗法,一般采取对症治疗。采取减少钙摄入无明显效果,有效的治疗途径只有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