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尼莎汗与《十二木卡姆》

04.02.2015  12:50

资料图:阿曼尼莎汗纪念陵

资料图:新疆莎车县民间艺人在巴旦姆花盛开的果园里表演十二木卡姆。

    人类学家摩尔根说:“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摇篮,假如谁找到了历史老人遗留在塔克拉玛干的这把金钥匙,世界文化的大门就打开了。”的确,在世界上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个像新疆这样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区了。也正是因为不同文明在西域汇集、碰撞、交融,才孕育出新疆独具特色的文化图景。

    被誉为“丝路明珠”的《十二木卡姆》,以其独有的方式记录着西域文明的进程。当一个美丽的女子邂逅一段美丽的爱情后,《十二木卡姆》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阿曼尼莎汗(1526--1560)生于一个普通的樵夫家庭,她自幼聪慧,13岁便会吟诗奏曲。时值叶尔羌汗国强盛的时代,作为叶尔羌汗国第二代君王的拉失德汗也酷爱文学与艺术。传说拉失德汗在一次打猎途中,邂逅了这位才华出众的美丽姑娘,姑娘的才情深深打动了拉失德汗,二人一见钟情,喜结良缘。

    阿曼尼莎汗进入宫廷后,怀揣着对民间音乐的热爱,萌发了挖掘、整理各种木卡姆的想法,但那时伊斯兰宗教戒律对女性的要求十分严苛,阿曼尼莎汗曾遭到依禅和卓穆罕默德•谢里甫势力的抵制,但她并未屈服,而拉失德汗与广大维吾尔人民也成为她的坚强后盾。拉失德汗还请来宫廷乐师柯迪尔汗等艺人协助她,在阿曼尼莎汗和民间艺人的共同努力下,首次形成规范化的木卡姆套曲16部,后来又演变成十二木卡姆,即是今天十二木卡姆的源头。在形式与内容上,阿曼尼莎汗剔除以前宗教色彩浓厚的陈旧内容,继而吸纳了维吾尔族民间歌舞的精华,曲风随之变得清爽、高雅、动听,歌词与内容也更贴近民众的生活与真情实感。阿曼尼莎汗赋予《十二木卡姆》新的活力与新的主题,《十二木卡姆》也因此升华为全面反映维吾尔族人民生活的大型史诗。

    然而天妒红颜,34岁时阿曼尼莎汗因难产不幸去世。与她共同生活了二十年的拉失德汗悲痛欲绝,思妻成疾,三年后也随她而去。按照拉失德汗的遗愿,人们将他埋葬在阿曼尼莎墓的旁边。这段爱情故事也随十二木卡姆的流传而为后人传诵。

    木卡姆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晶,更是自古以来新疆各民族交流、发展的优美记忆。即便在新疆,不同区域的木卡姆也有着一定区别。纵观其发展脉络来看,它源于中国古代龟兹乐,受东、西多种音乐文化的影响,如哈密木卡姆就明显受到中原音乐文化中五声音阶系统以及乐器型态的影响。今天,新疆《十二木卡姆》也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成功得益于“丝绸之路”所造就的东西方文化血脉畅通,以及这里居民们兼容并蓄、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丝路精神”。这些随着叶尔羌河流淌的华美乐章,也成为新疆今天对外开放的迎宾序曲。

    作者: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李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