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合奇县80后大学生村官带出致富路

17.12.2014  14:09

人民网乌鲁木齐12月17日电(通讯员黄志强)他,个子不高,体型偏瘦,人称小黑子,每天带着一本轻便而厚重的“民生”日志,穿梭于他热爱的这片土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带领老百姓发家致富,赢得了当地群众对他的交口称赞。他就是新疆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阿合塔拉村80后大学生村支部书记阿依托别克·牙生。

一线走访探民生

阿合塔拉村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天山南脉腹地,阿合奇县城西部,驻地海拔2133米,属高山寒冷气候,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8亩。2011年9月,阿依托别克?牙生作以优秀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担任该村支部书记,当时他就想作为这样一名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经济落后村的一把手,怎样评价其好坏,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奖、那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每当走进阿合塔拉村,问起村支部书记怎么样,人们都是异口同声,我们的书记“亚克西”,实实在在为我们办了许多事实。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有的人一旦权利在握,便呼风唤雨,凭主观来决策,看似风风火火,实则贪图虚名。而他却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决策一旦失误,损失可是老百姓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上任伊始,他就一个劲地深入到农户家中了解情况,把农牧民当亲人,和他们打成一片,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三年多以来的走访途中,饿了,随身备有馕和矿泉水;天晚了,就在农牧民家中住宿,和他们拉家常,一起啃馕、喝酥油茶。走访过程中,有时正碰到农民在田间劳作,牧民挥鞭放牧,他总是第一时间迎上去主动和农牧民握手交谈。全村的角角落落都印有他的脚印,一边探民情、解难题,一边送温暖,让全村的农牧民都能时时刻刻感受到书记就在身边。

真情实意解民困

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在调研过程中,村里还有不少柯尔克孜族农牧民住着低矮的土坯房,衣着简单,靠卖牲畜、零散粗放的种植、打零工挣些收入,生活条件落后。大部分农牧民家中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自然草场管理不善,牧民随意放牧,导致自然草场退化严重,这将严重影响今后畜牧业的发展……所有这些,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结合调查情况,脑海中已经渐渐勾勒出一副美好愿景的蓝图,逐步展开对土地牲畜流转、劳务输出、草料基地建设三大工作任务展开攻坚。面对农牧民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他与其他村干部一道为农牧民耐心宣传各项惠民政策,宣讲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趋势,讲解只有整合提高才能增收致富,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使农牧民认识到了合作化组织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务实的工作方法,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目前,全村共有土地流转合作社2个,牲畜合作社1个,发展特色种植业1个,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到100余人,全村220户贫困户全部入股土地、牲畜养殖合作社,每年可分红1200-1500元,整村正在逐步摆脱贫困。

两袖清风树廉洁

为民、务实、清廉,清廉是关键。清廉,就是要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实际工作中,他始终坚持把农牧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当人们越来越长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天天看到一个清瘦矫健的身影时;当人们看到自己的村支部书记脸黑了、人瘦了、嘴干了,整日奔波时;当人们看到自己的村庄变得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富裕时,人们信了。阿合塔拉村一位70多岁的老人热比亚?阿山拉洪望着环境优美富民安居猎鹰小区,热泪盈眶,连声说道:“在我有生之年终于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事后,阿依托别克?牙生颇有感慨地说:“老百姓是最朴实的,最真诚的,我们仅仅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但他们给予我们的却是无穷无尽的回报,我为有这样的百姓而感到骄傲。今后我只有倍加努力,倍加工作,才不会让咱们的百姓失望!”话虽少,但他那种甘于为民、勤于为政的风格却跃然于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