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更多向基层倾斜
新疆第六个“民生建设年”活动启动。细心的人会发现,自2010年以来,我区连续6年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实施重点民生工程。而沉甸甸的“民生清单”都有一个共同指向,那就是向基层一线倾斜,让天山南北的各族群众享受到了实惠。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卫在25日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表示,今年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坚持“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更多地向基层倾斜,优先安排村级惠民生项目,解决“最后一公里、最远一户人”的民生保障问题,全疆近一万个村每村安排50万元项目,总计近50亿元,重点解决道路交通、改水工程、电网入户、环境整治、农业发展等群众急切期盼的事。
今年,我区将安居富民工程也纳入村级惠民生项目中,安居富民工程安排补助资金87亿元(不含地方补助),在8800余个村中实施,目的就是让“访惠聚”住村工作组参与其中,有效发挥作用,以上村级惠民生工程总计安排资金130余亿元。
自治区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鹏程长期参与制定民生工程项目,他告诉记者,2015年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凝心聚力的理念,解决群众呼声高、反映强烈的问题,让老百姓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要求住村工作组参与项目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宣传引导等,使民生工程成为争取民心、凝聚民意的民心工程;同时民生工程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使基层干部能够直接参与,在项目组织、政策兑现、资金发放等方面发挥作用,使更多群众能够直接享受到民生工程的实惠。
数据显示,我区自2010年实施“民生建设年”以来,民生建设项目由最初的22类80项,增加到2014年的25类150项,每年用于民生建设的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超过7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连续5年实施“民生建设年”活动后,今年我区又投入720余亿元,在天山南北建设安居富民、就业、惠农、环境整治等25类100项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其中村级惠民项目将得到优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