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县有个“高大上”双语幼儿园

13.10.2014  17:23
  

  10月10日下午,新疆鄯善县新楼兰街北侧。吾儿尼亚孜汗在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孙子回家,这是县城规模最大的国办双语幼儿园。

  2012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幼儿园是湖南省新一轮对口援助示范项目之一,在县城里,这家幼儿园绝对是“高大上”。

  园区建筑面积达9759。8平方米,同位于克其克路122号的老园一起统称为鄯善县中心幼儿园,新园面积是老园的3倍。根据办园规模及设备设施情况,将新园视为总园,老园则为分园。两园共开设小、中、大31个班级,现有幼儿1200人,教职工158人,是全县唯一一所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综合型民汉合园。

  李友梅是鄯善本地人,做幼师已有12个年头。她说,过去的托儿所就是一个大院子,有吃饭、睡觉的房间就行。家长早上把孩子送来,只需要保证孩子的吃穿问题,陪他们待到家长来接就算完成任务。而现在,身边的同事从中年妇女换成了一个个高学历的年轻姑娘,托儿所摇身变成了幼儿园,除了宿舍和食堂,还有教室和游乐园。就连校车也由金杯面包车换成了国家统一标准的“牛鼻子”校车。

  除了硬件设施的升级,中心幼儿园还在湖南援疆干部的帮助下,积极探索幼儿双语教育的普及。

  该园年轻教师热娜古丽·吾甫尔就是这项工作的受益者之一。热娜古丽的女儿4岁半,可以用维吾尔语、汉语两种语言与人交流,入园两年多,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吾儿尼亚孜汗说,以前,自己带孩子省心,喂饱肚子保证不生病就行,教育问题是老师该操心的事。如今带孙子就没那么简单了,幼儿园的老师每天都会给家长布置一些“作业”,虽然有些“作业”会让她感到力不从心,但能跟孙子像朋友一样交流是她带女儿时从没体会过的。

  热娜古丽告诉记者,在鄯善,像她一样主动将孩子送到双语学校接受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多。

  这种态度的转变,印证了援疆工作从经济援助延伸到文化援助的优越性,也印证了“育人”“重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