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部门预算公开:账本晒得越来越亮堂

03.03.2016  11:04

    截至2月5日,新疆本级128个部门预算单位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除去因涉密原因不予公开的部门单位外,其余123个部门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公开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与往年相比,今年部门预算公开的速度更快、内容更细化,同时除涉密信息和5个部门单位外,凡有财政拨款项目支出的部门单位,全部公开了对上一年度财政项目支出情况的绩效评价报告。

  “这一变化意味着部门预算公开的透明度更强、角度更广、范围更大,如果说过去每年年初的预算公开是让公众了解当年财政资金安排情况、编制是否科学?那么今年绩效报告则让公众可以了解资金使用的最终效果如何?”2月25日,自治区财政厅部门预算审核中心主任帕尔哈提说。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全面公开

  2月25日,记者在自治区科技厅门户网站看到,首页财政预决算一栏中,除了2016年预算公开信息放在显著位置外,该厅从2012年我区实施预算公开以来全厅各年份的预算、决算信息一一对外公开。

  作为主管全区科技工作的政府部门,自治区科技厅所属的部门预算编制单位多达39个,在今年的部门预算公开信息中,该厅除了对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情况进行说明外,共编制了42张表格对收入预算、支出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等众多内容详细进行了说明。此外,科技厅用表格的形式对上年度19个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情况进行了阐述。

  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是科技厅的一项重点工作,去年该项资金规模达到2760万元。绩效报告除了对专项资金设立的分配原则与管理方式等进行介绍外,对资金的实施详情和效益情况用2600多字进行了说明,让人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些钱做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成果。

  去年,全区只有自治区粮食局1家单位主动公开了上一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今年自治区财政厅要求各部门单位在公开预算的同时,将绩效评价报告同时予以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表格多了,解释说明多了,百姓才能有更直观的了解:财政资金花在了什么地方,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和效果。花钱的部门需要跟公众解释清楚,这样才能确保纳税人的钱花到实处。同时通过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监督预算资金在既定支出范围和轨道内运行,减少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帕尔哈提说。

  “因为绩效公开,部门预算可谓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帕尔哈提解释道,我区目前主要针对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进行评价,而绩效评价报告的核心是结果利用,最终反映出的资金使用结果,同时也是下一年度财政预算安排以及资金追加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区各单位的绩效评价报告除由上级部门单位进行自评外,2月下旬财政厅各业务处室将组织力量,对各单位报送的绩效评价内容进行再评价。

  今后,我区将把绩效理念嵌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个层级和环节,明确预算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同时,预算单位需要对所有财政资金安排的项目支出编制绩效目标;资金投向涉企领域的,对企业的税收贡献、就业贡献等跟踪问效;涉及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对经济、社会、政策效应和群众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

  政府采购预算公开全面推行

  同样有显著变化的,是政府采购预算在去年只有几家单位主动公开的基础上,今年实现全公开。

  在自治区商务厅部门预算公开的各类明细表中,政府采购预算表被单独列出,其中办公设备购置表显示,今年拟集中采购计算机25台,金额为20.4万元;公务用车维护费中,将为16辆车采购7.6万元的机动车保险服务。此外,该厅下属的自治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年拟采购复印机、办公家具等共计4.14万元,采购计划清晰明了。

  按照预算公开要求,今年我区各单位拟购置的办公用品和设备,全部都要在年初政府采购预算中予以反映并公开。

  从2012年开始,我区开始实施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当年共有103个单位公开了预算,公开比例为76%,今年我区123个部门预算单位公开预算,公开比例达到95%;2012年,部门预算公开仅有3张表,今年公开有38张表;2012年仅公开了部门预算收支总额,从2015年起“全口径”“链条式”“原生态”预算公开形式逐渐成型,到今年公开内容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公开不断深入。

  针对部门预算公开,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弯海川说,各地要进一步推进“链条式”公开,将财政部门掌握的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和执行信息,按照“事权管理部门-专项资金名称-预算安排规模-项目承担单位-资金分配数额”链条,将每项支出的预决算情况向社会公开;要推进“原生态”公开,公开的信息不经过人为加工,原原本本向社会公开;推进“全口径”公开,不仅公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而且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纳入公开范围,让公众了解整个专项资金的全貌,使每一笔专项资金都置于公众视野之中,接受社会监督和评判。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占“三公”经费八成以上

  “‘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是自治区政府对公众的承诺,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今年的‘三公’经费预算安排中,自治区本级各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预算安排为3.35亿元,较2015年降低18.73%,其中除了因公出国(境)费用因为相关部门举办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2016年中国-亚欧博览会等原因增加300多万元的费用外,公务接待费用以及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和车辆购置费总体同比分别降低46.17%、15.14%,不断缩减的数字显示出各部门严格按照厉行节约的要求压缩、控制行政成本。”

  “通过数据可以看到,我区‘三公’经费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和车辆购置费占到预算总额的84.86%,达到2.84亿元,由于今年已是我区连续第二年没有安排公务用车购置费,这也意味着包括燃料费、过路费等在内的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的支出实际占到‘三公’经费的八成以上。”自治区财政厅预算处副处长夏学军说。

  为了严控车辆运行维护费,去年自治区财政厅对全区所有公务车辆进行了摸排梳理,共清理402辆长期吃“空饷”的编制内“僵尸车”。

  “僵尸车”主要指使用期限超过15年以上的,在车管所审验不能通过的超龄服役车辆。这些车多数已完全不能使用,但一些单位为了依托“僵尸车”继续享受车辆运行维护费,而没有报废这些车,套取运行维护费。根据测算,目前我区的公务用车按照各单位职能、级别等的不同,每年安排的车辆运行维护费用平均达到每辆2万元左右,今后我们将持续开展对“僵尸车”的清理工作。

  谈及我区预算公开的发展,夏学军说:“从近几年的公开情况来看,随着部门预算的逐年深入公开,预算公开透明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公众尤其对事关民生的预算安排给予很大的关注,无形中强化了部门的自我约束能力。尤其是今年,我区预算信息公开的完整性和质量都较往年有较大提升,对于部门单位从源头上加强资金管理,有效地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都将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