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各部门通力合作 撑起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站

10.07.2015  15:19

  2014年10月,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在流动人口较为密集的5个单元化管理社区建立了文化服务活动站,对来自平顶山社区、古丽斯坦社区、宝山路西社区、环卫路南社区、大浦沟社区176名即将到入学年龄及需要插班入学的流动人口子女展开学前“预科”过渡教学。

      由社区提供场地,沙区教育局从各学校抽调老师,募集课桌椅、教材,并挑选出重点内容为孩子免费教授汉语课、母语课、文化课、美体课。

    考虑到很多孩子家庭贫困,长期营养不良,沙区区委、区政府协调乌市农牧局为每名孩子申领到了特困生饮用奶。今年,由沙区财政买单,孩子们每天都能吃到营养加餐。

      如今,沙区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站为期一个半学期的课程基本结束,孩子身上都发生了哪些改变?他们父母的心态是否变化?近日,新疆都市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苏璐萍 秦鹏摄影报道)

    镜头一

      “我是少先队员了

  6月底的一天,记者走进雅山片区古丽斯坦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站,代课老师正在黑板上出百位数乘法题。在他身后,十来名6岁左右的孩子屁着急地举着手:“老师,我会!我会!”由于这是孩子们在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站上的最后一堂数学课,每个人都坐得端端正正,睁大眼睛盯着黑板。

  16时30分,和学校里一样,老师收起教案,表情有点凝重,语气有点不舍:“下课!

  孩子们全体起立,像绿林好汉拜把子那样抱拳,拖着长音喊:“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

  那一刻,天空好蓝,云朵好轻,孩子们背起书包结伴朝家走去,笑得格外灿烂。“阿姨,你好!”“阿姨,你来了吗?”面对脸熟的记者,他们总是这么热情。让人不由跟着他们来到平顶山片区平顶山社区,不管你走在哪条巷子,迎面而来的孩子们都会像小大人一样尽地主之谊,邀请你到家里做客。

  你一定想象不到,一个半学期前,他们能正上着课就跳窗跑出去玩,很少和人交流,见人就躲。那状态就像是与世隔绝,完全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

  如今,他们会自豪地对你说:“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已经是少先队员了,还在学校参加了升旗仪式,可是有身份的人了呢!

  镜头二

    “老师说,我们必须靠自己

  古丽斯坦社区街边,6岁9个月的阿布杜外力蹦蹦跳跳地进一间自建房。他放下书包,洗了个手,掏出作业本,一笔一划练着汉字。

  “饿不饿?”妈妈起身准备做饭。

  “不饿,我先把字写完,明天就要考试了!”阿布杜外力头也不回地应着。

  “那你把袜子脱了,我给你洗。”妈妈说。

  “你别管了,写完我自己洗。”阿布杜外力说。

  虽说“热脸贴了个冷屁股”,可阿布杜外力的妈妈丝毫不憋屈。没到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站上课前,儿子就是匹脱缰的小野马,一天到晚就知道玩,袜子脏得能立起来,没有洗头洗澡的概念不说,根本不会对长辈用尊敬的语言。

  现在,孩子会试着跟大人们聊天,比如:“老师说,我们必须靠自己。”“老师说,哪怕没有多少新衣服,但只要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就是对别人的尊重。

  别看只是些细小的改变、简单的言语,但却深深地震撼着父母的心。

  镜头三

    “我没发现自己的孩子这么优秀

  “我没发现自己的孩子能这么优秀。”说这话时,孩子的家长哭了。

  为了生计,拖家带口打工;大字不识几个,只能打零工;收入甚微,租住在便宜的自建房里;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孩子的心智成长……这些家长觉得,他们只要照看好孩子的衣食就定了,其他的听天由命。

  直到有一天,他们的孩子被送到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站进行“预科”后,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悄悄变化。

  “我没发现自己的孩子这么聪明。数学能学那么好,能看书、读报、写字、画画、唱歌、跳舞……能干那么多事。”这位家长说,如果当时没把孩子送到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站,他们根本不会想孩子将来也能成才。

  如今,只要社区通知开亲子运动会,家长们都会捧场。只要是沙区教育局说要带着孩子参观,他们都积极响应。他们开始明白,孩子不光吃饱穿暖就算完事了,还要教育、引导。而在老师们看来,这群孩子更是无比可爱。

  镜头四

    “他们很努力,懂感恩

  在环卫路片区环卫路南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站,发生过这样一幕:一名刚过6岁的姑娘用干巴巴的小手捧着加餐舍不得吃,她说要带回家给把她从大街上捡回家的奶奶吃,奶奶从来都没吃过蛋糕。当她说完这句话,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比任何孩子都努力,都懂得感恩。”说这话时,在古丽斯坦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站代课的木扎帕尔·阿布都热西提的眼眶红了,“我在学校放学时,学生们都说‘老师,再见’,这里的孩子却说‘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他们深深打动了我。

  如今,在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站“预科”的176名孩子已全部通过所在学区小学的测试,他们9月将全部就近入学。

  记者手记

  愿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站“遍地开花

  聊天时,孩子们给记者反馈了这样的信息:

  他们第一次听说能上学,是社区书记告诉他们的父母:“你只管把孩子送来,剩下的我们全包!

  他们第一次进澡堂,是社区书记带他们去的,还挨个给他们搓背;

  他们第一次知道男的叫“叔叔”,女的叫“阿姨”,是老师教的;

  他们第一次知道见人要问好,家里来客人了要端茶,是老师教的;

  第一次有了戴上红领巾“倍爽儿”的自豪感;

  第一次参加亲子运动会时有爸爸妈妈的陪伴。

  在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站,他们有个共同的“妈妈”——老师。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尽情向他们诉说;

  在社区,他们有个共同的“爸爸”——社区书记,管着他们的“吃喝拉撒”,他们可以在社区尽情跳舞,他们知道“爸爸”不会烦;

  在沙区,他们有个共同的“爷爷”,他姓李,口袋里随时装着糖,隔三差五就会去看他们;

  在社区的各个“角落”,还有群萍水相逢的叔叔阿姨,时不时会带着礼物来看他们;

  他们还有个羞于表达的小秘密:“听老师说,学校里最好的学生就是三好学生,我到学校也要当三好学生,拿奖状回来给他们看。

  记者有个愿望:乌市有七区一县,流动人口遍布各个角落。当沙区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子女从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站受益,其他区县是否能因地制宜将这一模式推广开来呢?

  在环卫路南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站,老师正在教小朋友们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