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出品电子杂志《看新疆》50期上线:近处的邂逅
天山网讯(记者李娟报道) 第50期《看新疆》 杂志温暖上线:城记:那碗温暖的酥油奶茶;古老的技艺·天籁之音;古老的手艺·制作精良的铜器;艺术:远方·燕娅娅的高原画卷;摄影:南疆最后的土陶艺人;西部文学:撩人心旌的灵魂剖白——《散失的母亲》……
城记:那碗温暖的酥油奶茶
一个春天的早晨,她家的门口突然来了很多的马车和马,马车和马没有地方栓放,便一直排到了巷子尽头,她家的院子里传出很多女人的哭声,我问妈妈怎么了,妈妈说伊丽斯阿姨去世了,我跑了出去,站在家门口,和我一样站在家门口张望的邻居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说她死的样子多么凄惨,肚子胀的很高,像是要生孩子似的。而且房间很臭,他们去探望时根本就呆不下去。我的心狠狠的痛了一下,我想起我见到她的最后一面,竟然是她悲伤哭泣的样子。
那一年我九岁,我体会到了一种叫做遗憾的情绪,那是一种让人揪心又痛苦的情绪,那是一种让我在后果园哭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情绪。
古老的技艺·乐器的天籁之音
乐器,绝对是世间最神奇的发明之一,它们来自神秘,是神祗有形的启示;它们来自心灵,是灵魂的告白。如果有人觉得这样说夸张的话,那就来听听新疆民族乐器演奏出的声音吧 ——除了惊叹,你找不出别的语言来形容它们。
聆听过《十二木卡姆》的人,一定会被那雄浑的交响震撼,那旋律时而低沉时而高亢,丝毫不亚于现代西方的交响乐。可看演奏的乐器,却没有一样是近现代乐器,都是传统的维吾尔族乐器:热瓦普、都塔尔、艾捷克、达甫、萨巴依……用这样的乐器演奏出这样的音乐,除了对演奏者技巧的赞叹之外,更多的是对这些神奇乐器的赞叹。
在新疆,这些民族乐器一般都是手工制作。在帕米尔山脚下的疏附县吾库萨克乡,就有个民族乐器村,在这里,制造民族乐器不仅是技艺上的传承,更是精神上的传承。
就像一位乐器师傅讲的那样:“学弹琴要从孩子抓起,制琴也要从孩子抓起。”吾库萨克乡570户中有290户、520人从事乐器制作,手工生产的27类、50余种乐器,几乎涵盖所有维吾尔族传统乐器种类。吾库萨克乡制造乐器的大师级人物艾尔肯•铁木尔就曾制出过一件长3.75米的热瓦普琴,一件长5.7米的沙塔尔琴。这两件巨无霸式的琴可不是摆设,正常乐器该有的,它们一样不少,紧绷的琴弦、硕大的音响,一样能发出美妙的音乐,一样能弹奏出所需的音乐。只是这么两件硕大的乐器可不是一个人能演奏的,最少必须得两个人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