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智力援助八师石河子始终坚持用“教育播种希望”

16.09.2014  17:32

翻开八师石河子市援疆办培训计划档案,“自2010年以来,辽宁省智力援疆八师石河子市在交钥匙工程中,共培训各类干部人才2005人;在“交支票”工程中,投入援建资金1326万元,培训党政干部和教师、医生等技术人才1332人,先后选派44名正处级后备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赴对口支援市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一组组数字记载了辽宁省过去四年对八师石河子市无私智力援疆已形成常态化机制。

这不是一组简单的数据,而是带着辽宁省人民的无私援助与真诚关爱。更为难能可贵的是,8月30日,辽宁省对口支援人才培训工作调研组一行7人赴石,双方就辽宁省对口支援师市人才培训工作再次进行沟通交流,让师市各族干部群众再次感受辽宁人民的深情厚谊。

收获知识 圆了大学梦

春天的辽宁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有着建校93年历史、国家985重点院校的东北大学迎来了2014年度辽宁省对口支援新疆第八师石河子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干部培训班的42名学员。

奥运第一人刘长春、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宁恩承……这些在小学课本或电视里见到过的名字,如今作为东大骄傲的前辈们却近在眼前。学员吉玉琳激动地说:“已至天命之年,却圆了大学梦,我们要感谢辽宁人民的无私援助。

在被誉为东北地区的文化旗帜和精神堡垒和青年学生热切向往的知识殿堂——东北大学学习,成为学员们的心中一生的回忆,一辈子的感动。

最令大家难忘的是食堂、集体宿舍、课堂……美好的校园生活,让学员们仿佛回到学生时代,还有专家教授与学员面对面互动交流,传道授业解惑,青少年心理发展、如何与青少年沟通、教师心理健康等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本知识,它让学员每个人看到了自身的差距,找到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理想和信念,鞭策与鼓励,学员之间切磋琢磨,激发了工作热情,注入了工作动力。课堂上,专家学者们采取了理论与实际技能提升相结合,被动式课堂听课与互动式交流教学相结合,课件共享等授课方式相结合,教授们精彩的授课使学员们都舍不得离开教室去卫生间。拓展训练“寻找东大之美”等内容与兄弟地区塔城市的集体活动,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培养了学员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突破的意识,锻炼了在困难中突破困难,在艰险中突破艰险的能力,从中受益良多。下课后,学员们与老师积极交流,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老师探讨,力求多学,透过他人的世界看到了自己,审视自己,丰富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

课程设置中外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参观考察活动,增加了学员的感性认识。成立于2003年的沈河区教育实践中心和社区学院。两块牌子一班人马的老少实践基地,用“教育就是播种希望”的理念,48名专职教师为该区15个街道108个社区10多所中小学,从小到老全体市民提供了学习课外知识和技能的平台,让学员们开了眼界。参观的岸英小学、永丰社区硬件设施都不是最好的,但是,前卫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与时代同步,与青少年发展同心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