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民生保障润心田

02.07.2015  13:33

    六十年弹指而过。

    新疆社会保障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解放初期,新疆各族人民人均期望寿命仅为31岁,目前,全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2岁;到2014年底,新疆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18.82万人次,城镇居民大病保险试点范围从5个地州市扩大到8个……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各级党委、政府把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基固本、服务群众,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社会保障犹如一场春风,渐绿天山南北,引来百花吐蕊争艳。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新疆不再只是梦想。

    新疆日报讯(记者杜文静报道)

    社保覆盖撑起“民生保护伞

    一年1200元的收入是国家给的。

    新疆和静县巴润哈尔莫敦镇查干赛尔村村民阿不都·克里木非常满意。

    老人想法质朴:以往只有工作的人才有退休工资,现在就连自己这样的老农民月月也有了工资,能不开心吗?

    疏附县托克扎克镇的农民麦日姆妮萨汗·尤力瓦斯一提到养老金,言辞中同样充满了喜悦和感激。

    “感谢党和政府出台这样好的政策,让我也领上了‘工资’!”麦日姆妮萨汗老人的眼睛笑成了一双弯月亮。

    两位老人都是新农保政策的受益者。

    社会保障卡作为城乡居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标志,是老百姓享有社会保障的重要载体。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自2009年12月启动以来,全疆92个涉农县(市)全部纳入新农保实施范围。截至2014年9月底,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495.4万人,参保率达到98.5%。

    灵活就业人员、“五七工”、农民工……那些曾经徘徊在社保体系之外的人群正逐步被纳入到制度中来。

    丁梅是乌鲁木齐市的一名自由职业者,一直没有社会保险。

    年迈的父母总在替女儿担心:“将来年纪大了怎么办?万一生病了怎么办?”在老人眼中,没有国家“”,女儿将来很难有个稳妥的保障。

    今年年初,丁梅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办了参保手续,父母这下松了口气,当天做了满满一桌家宴,那高兴劲儿不亚于当年丁梅收到录取通知书!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进度迈入最快时期,新疆连续5年实施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民生工程,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单位职工扩大到城乡居民……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从2010年起,仅用两年时间,自治区将全部“五七工”和“家属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本解决了这30万人的养老保障难题。

    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也得到解决,自治区将14.2万名国有关闭破产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将1.6万名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

    自治区还将离岗代课老师、乡村医生等群体也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年来,自治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到2014年年底,我区城镇居民大病保险试点范围从5个地州市扩大到8个,参保人员开始受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从人均290元提高到330元;新增发放社会保障卡307万张。

    到2014年年底,新疆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18.82万人次。

    近年,自治区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连续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惠及全区88.8万人,2014年,全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2298元。

    全区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标准从2007年的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33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元。

    连续10年对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待遇进行调整,目前,全区1—4级伤残职工月平均伤残津贴为2500元;连续4年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月人均达到752元。

    这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各族群众撑起了幸福生活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