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十日谈】之读者张晓:《活着》 幸福总会光临

14.04.2016  16:34

编者按:“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无聊的时光换成享受的时刻。”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其实读书不应成为一种被提醒和标榜的符号,而应成为大多数人自知与自觉的行动。在读书日来临之际,天山网推出以“新阅读 心分享”为主题的读书月系列报道《读书十日谈》,该栏目将采访十位普通的读者,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审美意趣、人生阅历,相同的是一颗热爱阅读的心。他们以十种阅读风格,十种读书方式,展示各自在书籍中翱翔的精神世界。今天推出第六篇《读者张晓:《活着》 幸福总会光临》。

天山网讯(记者苏剑超报道)“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在乌鲁木齐市一家文化公司工作的24岁女孩张晓说,余华《活着》的自序里这句话,她一直记得非常清楚。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常看这本书,后来上高中,我翻出这本书看了一遍,但当时阅历浅,体会并不深刻。等我上大学和工作以后再读这本书,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可以说,这本书是目前为止,对我影响最大的书。”张晓从小爱读书,家里面书也非常多。

说起书中给她印象最深的部分,张晓如数家珍,主人公徐福贵的外孙苦根随他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面难得的幸福与温情就又一次被死亡扯得粉碎,最后福贵只身一人。“就是这种好不容易得来的幸福又突然逝去才会叫人特别痛,也印象最深刻。”张晓说。

书里面,虽然死亡重复发生,但在贫苦的生活中,仍然会有幸福光顾,而在看似幸福的生活中,也会有味同嚼蜡的苦涩。

通过这本书,让我更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死亡。”说到这里,张晓停了下来,思绪回到了高中时发生的那一幕。“我的高中同学不幸身患白血病,全班同学一起为他募捐,想要挽救他的生命,可最终,他还是走了……”张晓说。

这一次经历,让张晓更加明白《活着》里所表达的一些内涵,人的生命真的很短暂,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像书里说的,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生不可选,死不该选,惟有硬着头皮活着。

    张晓,她常常会想到余华在书里写的一句话: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活着不为什么,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

所以,在生活中,当我遇到困难,或者觉得痛苦的时候,我都会想想《活着》这本书传递出的内容,幸福,就是靠苦难这么一点点堆积起来的。少一点比较,少一点暴躁,少一点怨天尤人,不要抱怨,继续向前走。人能活着,能真正坚强的活着,才是最幸福的事。”张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