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情怀带来温暖和感动

14.01.2015  11:30

   据报道,为了兑现还款诺言,阿克苏市71岁老人汪正英坚持拾荒12年偿还50多万元的债务。2015年元旦为了还最后一位债主康老板的8000元钱,他求助阿克苏当地媒体找寻失联的债主。这位普通老人的诚信举动,感动了整个阿克苏,也感动了千千万万的网友。大家在感动之余,纷纷为老人点赞。

        50万元的债务,对于一个工薪阶层来说,是巨大的压力,但汪正英老人没有被压垮,反而独自承担起这个重担,用拾荒这种方式赚钱还债。在常人眼里不值钱的废纸、塑料瓶,都是他的宝贝。我们很难想象这12年老人是怎么度过的,但他就这样一分、一毛、一元慢慢地积攒,除了有8000元是因未找到债主而耽搁外,几乎还清了债务。老人的执着与担当令人敬佩。

        12年,对生计无忧的人来说是短暂的,但对一位以拾荒为生计的年过花甲者,却是漫长而艰辛的。是什么支撑着老人坚持下来的?汪正英老人说:“人这一辈子,穷不能赖,富不能坏,做人不能没有良心,要讲信用。”这句话,就是答案。

        无独有偶,就在网上传播阿克苏诚信老人的故事的时刻,乌鲁木齐949交通广播电台播出一条求助热线,一位的哥寻找先前下车的乘客,要退回他多收的20元车费。

      同一天里的两条关于诚信的新闻,让我们看到身边普通人的觉悟与良善,在这寒冷的冬天,诚信老人和诚信的哥的诚信之举,为我们带来温暖和感动。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以“”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这既是有道德约束力的社会准则,也是许多人的“家规”“家训”,代代相传。

        诚信,对个人来说是美德,也是资本,对社会来说是风尚更是资源。它说起来有些抽象,但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像公益歌曲《诚信中国》唱的那样:“你说话算话我一诺千金/你一言九鼎我一言为定/你君子一言哟驷马难追/我张口不悔哟一锤定音/你童叟无欺我一视同仁/你表里如一我诚实守信/你精诚所至哟金石为开/我以诚相待哟以心换心……”,歌曲形象地诠释了诚信的内涵:诚信做人、诚信经商,以诚相待,以心换心。

        关于诚信的故事、诚信的歌曲带给人愉悦和希望。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身上诚信的故事,更给我们激励和正面的力量。(林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