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青春在南疆的大地上闪光

14.12.2015  13:3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日前与2014年到南疆乡镇工作的内地高校毕业生座谈,勉励大家要坚定选择、不忘初心,学会做群众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干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为党和国家分忧,为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尽力。

做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好古丽、好巴郎,把青春播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定不辜负组织的厚爱、群众的信任,像一棵胡杨一样深深扎进南疆土地”“一年的基层历练,给我的青春梦想插上了翅膀,让青春在风雨中经受磨炼、从南疆起航”……这句句肺腑之言,都是源自在南疆乡镇工作的大学生们的真实感受。

说心里话,自己作为一个同样是青少年时到新疆,并且在新疆工作了一辈子的老新疆人,在看到这个报道的时候,从内心里倍感欣慰,并对这些新时代的大学生非常赞赏和钦佩。在他们身上,既可以看到新疆精神在新时代的开拓与创新,也可以看到老一代革命传统的发扬光大。在新疆60年的光辉历程中,有多少有志青年在新疆这块热土和各族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欢乐,为边疆建设、边疆巩固付出艰辛和努力。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有一个“老兵村”,他们平均年龄已近九旬,平均军龄70年。1949年12月5日,他们随部队徒步穿越“死亡之海”,进驻和田,为新疆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1953年,全团500名官兵遵照毛主席的命令,脱下军装、屯垦戍边,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军垦战士。60年的坎坷风雨,60年的岁月沧桑,当年这批年轻英武的军人,如今大部分已经长眠在被他们誉为自己“第二故乡”的大漠沙海之中。即便是现在幸存的老兵,也依然伴着风沙、伴着胡杨,伴着他们用热血浇灌出的绿州,从容地迎接着每一天升起的太阳。

放眼当代,这样的人也不少。前几年那个从广东姑娘变成新疆“古丽”的女大学生冯卓怡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她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外交班本科毕业后,放弃保送研究生资格,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奔赴新疆喀什地区,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服务期满后,冯卓怡做出人生的又一选择——回到南疆,扎根新疆,服务各族群众。她的事迹不仅感动和鼓舞了身边的同学、同事,也感动和鼓舞了这块土地上的所有人。

昔日异乡客,今日家乡人”。新疆之所以有了今天沧海桑田、地覆天翻的变化,从来就离不开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他们在这里有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辛勤建设和无私奉献。说到底,新疆是我们所有人的新疆。只有当我们始终不渝地爱着这片土地,有着一代接一代的奉献和建设,才会有美丽新疆的千秋万代和一代胜一代的富饶与美丽。

作者:郝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