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别让好人孤立于“道德高地”

22.01.2015  20:12

  淮北菜农小李所种的娃娃菜滞销,品质上乘的新鲜蔬菜面临掩埋处理。为了减少菜农的损失,八零后癌友王华峰选择自掏腰包购买下三万斤娃娃菜,并决定将这些娃娃菜免费赠送给市民……

  80后小伙以一人之力为三万斤娃娃菜打开了“销路”,笔者在感动的同时,也认为这不是一个好方法。毕竟如此好小伙不常遇,更何况他还身患重病,也是位需要关怀与帮助的人。所以,有时候我们传播好人好事,得注意一点:在提倡美德的时候,不能让那些美德的拥有者和践行者,被孤立于某种“高地”。比如这三万斤娃娃菜的“销路”,其实就是这位小伙子个人买下了,从经济活动过程来说,他就是三万斤娃娃菜的终点,那些路人大多是免费获取其馈赠而已。在这件好人好事的全部情节中,小伙子是比较孤单的。

  如果那些路人能够知情并积极支持小伙子,何妨每人出资三五元?那么这次爱心活动,就能以好小伙为中心,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此时,小伙子就不是站在“道德高地”,而是立足“社会活动”的中心,是以“平等”“并肩”的姿态,与大伙儿一起帮助受困的菜农。那么,这个场景虽然不特别突出小伙子,却能展示更可靠的一种社会氛围。

  如果我们不能将一位好人、一件好事“拓展”到这一步,那么它就不是“成功”的。因为孤立的好事和孤单的好人,只是新闻材料,而这样的新闻越多,只能说明其中的好人好事在整个社会的分布,是稀有的。笔者倒是很希望这样的好人好事能成为“新常态”,乃至我们安住其中而浑然不觉其好。(张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