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再向公安部移送22起涉内幕交易等案件

31.08.2015  10:27

   新疆平安网讯 (记者 金彧)两个月未公开露面的证监会主席肖钢再次出现在公众视线内。8月2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为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近日证监会主席肖钢集体约谈19家会管单位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要求会管单位严格规范权力运行,不触碰红线。8月28日,沪指止跌两连涨,报收3232.35点。

   证监会将加大执纪问责力度  

  8月2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为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近日证监会主席肖钢集体约谈19家会管单位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要求会管单位严格规范权力运行,把权力关进纪律的笼子里,时刻牢记纪律要求,坚守底线,不触碰红线。

  张晓军称,去年以来,按照中央要求,证监会党委、纪委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严肃处理了一批违纪违法干部。下一步,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一方面严肃处理违纪人员,一方面通过问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地。

  新京报记者根据证监会官网披露的信息统计,这是肖钢自2013年3月17日任证监会主席以来第29次公开露面。而上一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仅担任证监会主席一年多的时间里,公开露面达84次。

  肖钢上一次公开露面是在6月26日的“2015陆家嘴论坛”上。当天肖钢的主旨演讲中并没有提及震荡的股市,但是他一走出会场就遭到了媒体的围堵采访。当被问及“股市能否站上8千点”时,有媒体报道称“肖主席选择笑而不语,并匆匆离场”。

   沪指连续两日大涨  

  在这两个月里,A股走出了“暴跌、救市、暴涨、暴跌、打击做空、暴跌、公安部门‘抓人’、上涨”上蹿下跳的行情。沪指从4192.87点到3232.35点,期间跌幅高达22.9%。在此期间,有多次传言肖钢将“下台”,但对此肖钢均未回应。

  虽然肖钢未公开露面,但期间证监会连续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要求证金公司出手;规定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董监高6个月内不得减持公司股票;联手公安部调查做空;持续清理场外配资,向公安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等。

  随后A股开始了一波反弹,但8月18日开始,原本有望突破4000点的沪指再次暴跌6.15%,沪指从近4000点一度于8月26日跌至年内新低2850点。

  8月27日,随着养老金入市召开吹风会等消息传出,A股三大股指暴涨。8月28日,A股再次迎来上涨行情,截至昨日收盘,沪指涨4.82%报3232.35点,深成指涨5.32%,创业板指涨6.26%。两市合计成交8996.2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有所放量。

  申银万国分析师认为,这两天市场的反弹,主要是三个因素造成。一是近期股指跌幅累计较大,二是救市期间市场杠杆逐步出清,如场内两融杠杆下降得比较快。在这样的情形下,市场有一定的抄底反弹能力。此外,6000亿养老金入市、证金公司再度募集1.4万亿资金等都是利好。

   证监会近期移送公安机关部分案件  

   张某等人涉嫌操纵市场案  

  某上市公司股东张某与某职业操盘手孔某勾结,操控某上市公司信息发布,拉抬股价,在高位减持公司股票后,非法获利数十亿元。

   朱某涉嫌操纵市场案  

  从业人员朱某在控制账户买入股票后,利用其在某知名电视节目担任特邀嘉宾身份公开推荐该股票,导致被推荐股票价量涨幅明显偏离同行业板块和大盘走势,并在节目播出后卖出股票牟利。本案涉案交易金额逾千万元,非法获利数十万元。

   洪某等人涉嫌操纵市场案  

  某贸易公司监事洪某利用对倒、大额虚假申报等手段操纵、影响多只股票价格和交易量,涉案金额达百亿元。

   顾某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  

  某证券资产管理公司顾某,在其任职管理3只产品期间,利用所获知的未公开信息进行趋同交易,趋同交易金额数十亿元,非法获利逾亿元。

   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等涉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案  

  某公司在未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情况下,利用网站、手机智能终端应用程序,招募投资咨询“讲师”,向社会公众提供有偿荐股服务,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集中收取荐股费用,非法获利逾千万元。

   王某涉嫌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案  

  股民王某在买入某股票后,在“股吧”编造、发布虚假信息,经其他用户转载、评论后,点击量超万次,误导投资者,影响股票价格和交易量,嫌疑人高位减持,非法获利数十万元。

   ■ 监管  

   证监会今年来启动刑事移送案件48起  

  在近期的两次暴跌中,证监会并未像7月初那样启动多项救市政策,而是迎来堪称“史上最高压监管”。

  8月2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监会近日向公安部集中移送22起涉嫌操纵市场、内部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非法经营犯罪的案件。加上此次移送的案件,今年以来,证监会正式启动刑事移送程序的案件总数已达48起。

  据介绍,这22起案件主要涉及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上述案件违法主体身份各异,涉案资金规模较大,违法犯罪手法隐蔽,个案非法获利巨大,严重破坏资本市场秩序。

  在上述22起案件中,涉嫌操纵市场案3起,涉嫌内幕交易案件7起,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6起,涉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案6起。其中,某贸易公司监事洪某利用对倒、大额虚假申报等手段操纵、影响多只股票价格和交易量,涉案金额达百亿元。

  在上一轮暴跌行情中,证监会曾明确表示将涉嫌违法做空者移送公安机关。7月2日,A股市场多空双方“贴身肉搏”,当天沪指大跌3.48%。有分析认为,期指恶意做空是近期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

  对此,7月2日晚间,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近期,股市出现较大幅度下跌,股指期货合约价格也出现大幅下挫。根据证券和期货交易所市场监察异动报告,证监会决定组织稽查执法力量对涉嫌市场操纵,特别是跨市场操纵的违法违规线索进行专项核查。“对于符合立案标准的将立即立案稽查,严肃依法打击,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查办。”张晓军说。

  接下来,证监会将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对前期股市异常波动期间的违法违规活动开展严厉打击,充分依托与公安机关建立的良好工作机制,继续加大重大案件移送力度,维护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相关

  《财经》记者王晓璐、证监会刘书帆涉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被采取强制措施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备受关注的中信证券、《财经》杂志社、中国证监会有关人员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一事又有最新进展。《财经》杂志社记者王晓璐因涉嫌伙同他人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中国证监会工作人员刘书帆因涉嫌内幕交易、伪造公文印章、受贿等犯罪,于8月30日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介绍,《财经》杂志社记者王晓璐供述了其伙同他人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的事实;中国证监会工作人员刘书帆供述了其实施内幕交易、伪造公文印章、受贿等犯罪事实。王晓璐、刘书帆二人均向社会公众和广大股民表达了深刻的悔意和歉意。

  7月20日,《财经》杂志社及财经网发布记者王晓璐撰写的报道《证监会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受该报道影响,股市出现异常波动。当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该报道不实,并强调有关媒体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报道不与监管部门核实是不负责任的。

  王晓璐在接受调查时说,他根据私下听说的有关股市信息,结合个人主观判断撰写了上述报道。自己作为经过培训、从业多年的专业财经记者,对私下听说的有关股市信息没有进行核实,并且明知该信息会对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为了一味追求轰动效应,不负责任地编造传播不实报道,造成了市场混乱和恐慌,严重影响了市场信心,给国家和广大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为此,王晓璐表示深刻的悔意和歉意,希望公安机关给自己一个机会,愿意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有关情况,并请求对自己从轻处罚。

  中国证监会工作人员刘书帆在接受调查时供述,2014年下半年,他利用职务便利,帮助某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项顺利通过证监部门发审会,并帮助该公司股票价格维持稳定并增长。为此,该上市公司负责人吴某向其行贿数百万元。刘书帆利用该公司定向增发的消息,向朋友李某借款1000万元人民币,通过亲友的股票账户购买该公司股票,总共获利300余万元,刘书帆分得其中100余万元。随后,刘书帆还多次向吴某打听得知更多内幕消息,持续买入股票,非法获利数百万元。2014年底,他看到另一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在配股后巨幅下跌,经向该公司一高管打探该公司股票具有上涨空间后,买入该公司股票,非法获利200余万元。

  另据刘书帆交代,他还在网上找人制作假的证监会保卫处公章、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公章、西城区民政局公章和假身份名字“刘益超”的印章,用于制作虚假离婚判决书、给其情人在上海买房时作审税证明等。

  刘书帆对自己的涉嫌犯罪行为表示了深刻的忏悔。他说,自己作为中国证监会工作人员,严重违反证券法和从业规定,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中国证监会的公信力,损害了政府形象;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突破了基本的做人准则和法律底线,知法犯法,辜负了组织的多年培养。现在自己感到后悔不已,要向广大股民致以深深的歉意。

  此外,记者还获悉,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董事总经理徐刚,执行委员会委员、金融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刘威,金融业务部负责人房庆利,另类投资业务部总监陈荣杰等4名高管因涉嫌内幕交易,于8月30日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名涉案高管也交代了相关犯罪事实。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责任编辑: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