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记者调查:乌鲁木齐市家装市场问题多

16.03.2015  10:53

  亚心网讯(首席记者胡大敏)装修中途变卦、装修质量有问题、使用材质和合同规定完全不一样、装修公司或个人偷工减料、随意改变装修设计方案……近日,记者整理本报热线发现,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对于家装的投诉就达十几条。

  而自治区工商局在近日公布的2014年度消费投诉十大热点中,就有装修建材。消费者的投诉主要集中在消费者订做的产品与提供的产品不符(尺寸、颜色、材质等);购买的产品有质量问题,不予处理;由于商家安装导致的产品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商家拒绝或拖延提供售后服务等。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其中因为合同签订不明晰,装修人员中途变卦或偷工减料、装修质量差等问题在乌鲁木齐市装修市场中较为普遍。

  签合同时付全款 装修途中停工鞋柜缩水

  3月13日,家住幸福路的杨建国说,去年他在西山片区万泰阳光城小区买了一套房子,今年1月8日,经过乌鲁木齐艺之星装饰公司(下简称艺之星公司)的业务员介绍,他与该公司签订了装修合同。

  “装修价格为3.5万元,约定2月20日完工,我当时就把所有的装修款付完了。”杨建国说,合同里关于装修的内容也只写了大概,“但装修公司承诺,上下橱柜、吊柜都必须做,鞋柜的长为1.2米。

  2月15日,艺之星公司暂停了杨建国家的装修,春节假期过后一个星期,“我见迟迟没有开工,就问当初跟我签订合同的业务员和负责房子装修的孟经理,得到的答复是因为中途发现亏损,干不下去了。”杨建国说。

  杨建国说,他先后十几次给装修公司的业务员和孟经理打电话,一直到3月10日才开工,此时,停工已超过20天,且超出了当初合同签订的交工时间。

  “可是现在发现鞋柜只做了80厘米长,与当时承诺的1.2米差了40厘米,而对方也明确表示,不再负责吊柜、橱柜。

  “多次沟通也没有结果。”杨建国说,因为他已交完装修款,“现在不可能中途停下来,只能看他们究竟能做成啥样了。

  记者与杨建国所说的业务员联系,她表示自己目前已辞职,让记者联系孟经理。随后孟经理向记者表示,不清楚杨建国反映的事情,他需要了解再做回复。

  装修结束四个月 瓷砖脱落一半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装修结束后,装修质量问题也成了投诉热点。

  33岁的代亮居住在乌鲁木齐市北京北路北京城花园小区,去年,他在该小区购买了40多平方米的门面房,因门面房需要贴瓷砖,去年2月中旬,他在天津路一个自发形成的人才市场找到负责装修的金某,“因为他没有专业的装修队,我起初并不太信任他。”代亮说,但金某表示自己贴了20多年的瓷砖,还给他签了一份“保证10年所贴瓷砖不掉,如有脱落,负责恢复和赔偿”的保证书,他就让金某负责门面房的装修。

  去年3月初,门面房贴完瓷砖后,他给金某6200元人工费,4个月后,门面房里的部分瓷砖开始脱落。“我给金某打电话,他一直说在外面。”代亮说,金某回来后却说瓷砖脱落跟自己没有关系。

  针对签订的保证书,金某对代亮说:“当时是为了拿到这个工程才写的这个承诺书。

  代亮说,当时贴瓷砖的面积不到100平方米,但目前已有3面墙出现瓷砖脱落,脱掉面积约45平方米,还有一面墙的瓷砖出现松动、空鼓等情况,瓷砖随时有可能往下掉。

  今年年初,代亮把金某起诉到高新区(新市区)人民法院,代亮说:“法院给金某打电话,但金某不接,居住地点也不固定,导致传票无法送达到金某手中。

  家装公司有资质的仅占10%左右

  在记者调查中,乌鲁木齐市一家有资质装修公司负责人李华说,乌鲁木齐市装修市场较为混乱,大多数没有资质。

  “大部分都是由零散装修人员或没有资质的私人装修公司负责。”李华说,由于装修“游击队”和无资质公司在设计、管理等方面都不正规,在装修过程中也不与消费者签订合同,或合同条款不规范、内容不明晰,导致在装修过程中,往往会中途随意变更装修内容、使用劣质家装材料,致使纠纷不断。同时,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装修施工标准,也没验收程序,导致家装质量问题频现。

  在今年乌鲁木齐市两会上,民建市委会主委任秀娟提到,家装行业在全国发展都不规范。经过民建市委会的调研,他们发现乌鲁木齐市从事家装的企业均为私营企业,其中具有建筑装饰资质的仅占10%左右。

  任秀娟说,乌鲁木齐市应尽快制定和发布《乌鲁木齐市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办法》,配合法规,乌鲁木齐市还应建立全市家装市场巡检制度,抽调家装专业人员进入各小区,巡查家装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等问题,集中受理和调解家装投诉,压缩无资质家装企业的生存空间。

  此外,还应制定乌鲁木齐市家装设计师和项目经理准入与退出制度,把对优秀、诚信家装企业的推介和“三无企业”及不诚信家装企业的曝光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