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老的新疆舞乐再翩跹

12.04.2016  13:19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张迎春报道)4月9日,舞韵·乐魂——丝绸之路舞乐文化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丝绸之路舞乐文化进行了学术研讨,有考古新发现、学术新观点,还有新的建议和意见,如一股清新之风,让古老的新疆舞乐再翩跹,也让与会所有人在轻松氛围中,视野开阔,深受启发。同时更重要的是,研讨会给丝绸之路舞乐文化研究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发现新疆最古老的“且末乐”对古代新疆舞乐,很多人知道高昌乐、龟兹乐、于阗乐等,从来没有听说过“且末乐”。当天,新疆博物馆研究员王博在他发言中,首次提出了新疆有一种最古老的“且末乐”。对于“且末乐”,王博认为,它是西方乐器箜篌的东行和中原地区乐器排箫西行的结果,即中西合璧的一种音乐,位于且末县境内的扎滚鲁克墓地出土的文物可以对此证明。他说,20世纪80年代,新疆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扎滚鲁克墓地进行发掘时,发现了1件用胡杨木制作、残缺并且出土后变形的箜篌,年代为西汉时期。到了20世纪90年代,又发现了2件保存相对较好的箜篌,年代不晚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放箜篌的墓葬里,有19具排列整齐的尸体,箜篌放在一位中年妇女和孩子的胸前。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在另一座墓葬里发现了一件竹排箫型乐器,经鉴定,这件竹排箫的材质是江南紫竹,也就是说,这件竹排箫型乐器的材质来自于中原地区。

综合上述出土文物,王博推测,这可能是一个箜篌和竹排箫型乐器的组合乐队,还有一个“音乐之家”,在这里进行了第一次的合奏,合奏的音乐就是“且末乐”。

且末乐”是怎样的音乐?曾经怎样流传过?什么时间遗失的?目前没有历史文字的记载,有待于继续考古新发现和研究。但王博可以肯定,“且末乐”比龟兹乐、于阗乐、高昌乐等产生的时间更早,可能是西域最早的一种古老音乐。

康家石门子岩画年代可能提前约1000年国内及世界上罕见的著名生殖崇拜岩画——康家石门子岩画的年代,一直被专家学者们认定是距今3000年前的塞人遗存。当天的研讨会上,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刘学堂发言时提出,它的年代比原来提前约1000年或者更早。

刘学堂对整个岩画方方面面进行研究后认为,康家石门子岩画的很多文化类型和祭祀舞蹈信息与小河墓地非常相似。他说,首先,康家石门子岩画里的人戴的是筒形高帽,而不是高尖帽,和塞人的高尖帽有截然区别,而与小河人戴的帽相似。其次是岩画里人物面部涂白、长长的大鼻子,与小河人一样。另外,他还认为岩画里大量的三角构图以及岩画遗址的双性石人与小河墓地女阴立木相似,绝对不是偶然现象,说明小河墓地的主人和康家石门子岩画的雕刻者,曾经生活在基本相同的原始宗教文化氛围中,虽说留存下来的遗物方式不同,但他们表达的都是当时相同的原始生殖崇拜信仰。

同时,刘学堂还提出康家石门子岩画上的舞蹈,是一种“”字形的舞蹈姿势,和现代人跳的迪斯科动作比较像,就是两人或更多的人以相同的动作进行对跳。他说,“”图案和字纹或图案,在中亚草原大量岩画、石刻以及希腊古老艺术中都有诸多的发现。据记载,古老的夏人手持羽翎,善于跳舞,并喜欢跳这种传统的“”字祭祀乐舞。再仔细看一下今天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以及柯尔克孜族等民族舞蹈里“”的动作,不都和“”字舞动作形状相似吗?对此,刘学堂认为,新疆古老的舞乐是在当时的原始、荒芜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表现了古代先民们勇敢、顽强和进取的生活态度,而这种生活态度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著名歌唱家王宏伟与新疆民歌一般研讨会都是专家学者进行理论学术研讨,极少有歌唱家参加。当天,从新疆走出去的著名歌唱家王宏伟专程从北京赶到乌鲁木齐参加了研讨会。

会上,王宏伟没有进行歌唱表演,也不谈哪首歌,而是展示了很多伊犁州、和田地区等地的古老民居等,从历史文物角度,追溯古老新疆民歌渊源和发展历史,谈了自己对新疆民歌传承和创新的看法。他认为,新疆民歌就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些民居的各民族群众创造的,在他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一代代流传到现在。而自己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新疆人,这些年来,无论走到哪里,都在唱新疆民歌,他是用心在唱,用自己的感情在唱,他对新疆民歌的热爱和传承创新都融汇在自己的歌声里。

如今,受现代音乐冲击,新疆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影响,让王宏伟感到担忧。为此,他建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时机,让新疆古老的民歌重新回归生活。不能只在舞台上进行传承,而是要融入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去。这需要每位新疆歌唱家或热爱新疆民歌的人携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