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土人才“香”起来

20.05.2015  12:00

  在库尔勒市恰尔巴格乡恰尔巴格村妇女民族手工刺绣培训基地,十几位绣娘或缝纫衣物,或裁剪布料,今年50岁的吐热汗·斯地克在这群人中显得格外忙碌,她就是培训基地的创办人。在创业基地带动下,村里的妇女们从一开始单一生产刺绣产品到加工各类服装、床上用品、窗帘等,产品销往新疆各地,年产值超过35万元。目前,全乡已有上百人通过培训,其中70多人从事服装设计加工及刺绣产品批发零售等,培训基地也被命名为州、市“靓丽工程示范基地”。(据《新疆日报》)

  一直以来,我们从未停下过帮助农牧民尽快致富的脚步。然而,农牧民致富靠什么?这当然也要由许多因素来共同决定,而其中最重要的,显然应该是人才。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中最先进、最活跃、最至关重要的又是人才。抓住人才这个“牛鼻子”,农牧民的致富就大有希望。毋庸置疑,恰尔巴格村妇女民族手工刺绣培训基地喜人的辐射、带动、示范效应,最初就源于吐热汗·斯地克这个乡土人才。

  如今,“得人才者得发展”已成为共识。但在一些人的传统思维中,“乡土人才”算不上人才,最多只是种地养殖等方面的“好把式”,常常被忽视,更不会载入“人才档案”,作为资源被关注和整合应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广袤的新疆大地,尤其是农牧区,像吐热汗·斯地克这样的乡土人才不在少数,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懂技术、有头脑、信息灵,又大多都掌握了一技之长,开发的科研成果,具有可操作、易推广、见效快的特点,一旦开发推广,将会出现“培养一批人才,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乡农村”的人才效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就当前我区农牧民的现状来讲,自己身边的“土人才”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新技术新经验等,更容易让农牧民接受、推广和运用。

  乡土人才的作用不可小觑,但他们不会凭空产生。在各地积极实施乡土人才带动战略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有的乡村,至今仍然存在只认学历不认人才的现象,从而忽视了那些掌握实践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有的地方领导在大会小会上高喊,地方经济要发展,人才要开发,而现实中却忽视了地方乡土人才的开发。显然,每个村一般都会有一些这样的人才。但他们的人数毕竟很少,他们自身也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如何让更多的人也成为乡土人才,让现有的人才能够提升他们的能力与水平,真正“”起来、“”起来、“”起来,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就成为政府必须要考虑与帮助解决的问题。

  首先,有关部门要摒弃只有具备高学历、高职称、掌握核心技术的“外来和尚”才是人才的思维定式,转变观念,把开发使用“乡土人才”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既着眼引进外地的“白天鹅”,也注重培养本地的“丑小鸭”,营造尊重、培育、使用乡土人才的社会气氛。着重对乡土人才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新技术知识的培训,让其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成为新农村科技推广的“播种机”。另外,可以建立农村优秀人才库,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纳入到“”,让农牧民可以任意挑选所需的人才,向他们请求技术援助。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大对优秀乡土人才的奖励力度,把他们服务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热情真正地激发起来,进一步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引导他们搞发明、搞实验、搞创造,让更多的乡土人才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成为助力当地发展的引路人。当然,只要努力探索,可行之法只会多不会少。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人,便有什么样的城。观察一个地方最佳的切入口,便是聚集在这里的人。换句话说,新疆的广袤农牧区未来要成为怎样的“”,那就要看那里汇聚了怎样的人才。(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