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发现最古老角龙新属种—五彩湾花脸角龙

11.12.2015  14:38

  五彩湾花脸角龙骨骼重建图

  

  

  五彩湾花脸角龙复原图 (受访者供图)

  一种世界上最古老的角龙新属种——五彩湾花脸角龙,在新疆的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地区晚侏罗世(侏罗纪的第三个时期)早期石树沟组被科学家发现。

  10日,本次发现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在电话中说,这次发现的五彩湾花脸角龙生活在距今1.6亿年前,它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角龙新属种。

  它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后韩凤禄、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恐龙研究专家凯瑟琳·福斯特、詹姆斯·克拉克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组成的课题组联合发现。这也是新疆籍科学家徐星课题组在新疆项目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这是继2006年发现当氏隐龙之后在该地区发现的第二种原始角龙,对于研究角龙类的早期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五彩湾花脸角龙和当氏隐龙生活的年代在距今1.6亿年前,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角龙,从关系上讲像是一对兄弟。”徐星说。

  在恐龙中,角龙是一类庞大的植食性家族,它们的头骨前端有一个特殊的吻骨。角龙主要来自白垩纪,也被称为“末代恐龙”,而它们祖先的长相一直是个谜。

  徐星说,花脸角龙化石发现于晚侏罗世早期石树沟组,主要保存了部分头骨骨骼,包括关联的上颌骨、颧骨、方骨、眶后骨和鳞骨等,它比较奇特的是保存的头骨和下颌绝大部分骨骼外侧面具有显著发育的纹饰,所以命名为花脸角龙。外形很像甲龙类头骨外侧形成的膜质骨,以至于在刚发现它时被鉴定为甲龙类。通过详细的骨骼形态对比才确定它是一种原始的角龙。

  根据研究发现,五彩湾花脸角龙成年体型约1米长,它的发现说明角龙在1.6亿年前已经形成了多个演化分支,五彩湾地区是角龙最早演化的中心地区。

   延伸阅读

  花脸角龙可能是鹦鹉嘴龙的祖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后韩凤禄说,角龙类的演化主要包括了鹦鹉嘴龙和新角龙类两个分支,当氏隐龙很有可能是这两个类群的共同祖先。而花脸角龙与当氏隐龙从骨骼形态上与其有很大差异。

  根据本次出土的化石研究发现,花脸角龙表现出了更多类似于鹦鹉嘴龙的进步特征,特别是颧骨和方骨的形态,有向鹦鹉嘴龙演化的趋势。由于鹦鹉嘴龙显著特化的骨骼结构,它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花脸角龙显然为鹦鹉嘴龙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信息。

   五彩湾是小型恐龙演化研究重要地区

  作为一名新疆籍科学家,徐星是目前发现有效恐龙种类数量最多的古生物学家,在家乡发现花脸角龙,他非常激动。

  在五彩湾地区,徐星和团队发现并命名了十个新种恐龙,包括最古老的暴龙类五彩冠龙、最古老的角龙类当氏隐龙和五彩湾花脸角龙、剑龙类准噶尔将军龙等。

  徐星说,在恐龙演化的研究中,1.6亿年前的燕赵生物群和稍早些的大山铺动物群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五彩湾地区与这两者相比,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小型恐龙属种明显要多。“可以说,五彩湾地区是世界上研究约1.6亿年前小型恐龙演化的最重要地区。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