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规范证件与人名使用保障少数民族民众权益

27.06.2016  22:21

  截至目前,新疆已更正少数民族民众人名间隔号使用不规范的社会保障数据20余万条,占清理规范数据总量的86%。这是今年新疆将“民族团结教育月”升格为“民族团结进步年”后,提出的27项重大举措之一。

  23日,新疆就少数民族证件标准化和人名使用规范工作向社会进行介绍。

  据悉,少数民族证件标准化和人名使用不规范问题主要有六种表现:人名中的间隔号与小数点混用或省略;谐音字、同音字混用;人名顺序颠倒;人名缺失;音译人名时加字减字;音译人名时使用多音字。

  针对上述问题,新疆已开展六项工作。其中,在办理其他证件时,将居民身份证号码作为唯一识别标准。此外,还将规范《出生医学证明》中的人名填写,把《出生医学证明》作为新生儿落户时登记人名的唯一参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朱昌杰称,2006年前,第一代身份证由于底版为手工打印或手写,在制作过程中存在少数民族人名填写不规范的情况。2006年后,新疆开始集中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少数民族人名设置为一行,字符、字节均能满足少数民族人名登记录入需要,制证信息全部由常住人口信息库提取,不会出现人工误差。

  新疆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迪木拉提·木沙说,人名是自然人的专用符号,每个人名代表一个人,书写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到他的社会生活。随着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越来越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音译转写少数民族人名就越来越重要。

  随着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少数民族证件标准化和人名使用不规范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比如,有的民众办理储蓄、保险业务后,由于登记的账户人名信息与居民身份证不完全相符,影响到取钱、理赔的正常进行;有的民众人名字数较多,民航、铁路客票票面不能显示乘客全名,给出行带来不便。很多人在遇到这些问题后,需要去派出所开具证明,给工作生活带来不便。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