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大墓上百箱文物搬进现代高科技“住房”

23.12.2015  11:15

12月22日,围绕主棺柩一重棺的清理工作仍在进行。据专家介绍,此前在棺内发现的“大金板”,初步判断为金册,上面应该有文字或图案,或与帝王有关。金册在清代墓葬中较常见,在汉墓考古中为首次发现。

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名考古专家齐聚发掘现场。面对出土如此多的文物和一流的发掘保护水平,众专家不禁惊叹: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堪称当今中国考古学标杆!

文保中心存放漆木器的地方

盾牌上精美的神仙图案

盾和戟

主棺内露出的玉环

大金板”疑为金册

经初步清理的马车

探营

上百箱“宝贝”打包送进4000平方米文保中心

色彩鲜艳的马车,形象生动的马偶,几十把各式剑具,分门别类的漆木器……22日下午,记者随专家团,进入位于南昌西汉大墓西侧的文保中心。在这个占地约4000平方米的保护中心,目前已有上百箱文物被打包转入这里进行保护和清理。

在这里,科研人员需要对每一件文物,建立应急保护修复档案,采集其尺寸、重量、完残程度等重要信息,再进行保护处理。相对于青铜器来说,脆弱的竹木漆器的保护更加困难。工作人员对出土的竹简、木牍及漆木器做饱水、遮光、防霉等处理,防止微生物的滋生。

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告诉记者,南昌西汉大墓出土的鎏金器物、漆木器、青铜器,都必须立即进行应急保护,在完成应急保护后,再把这些文物送进文保中心实验室进行更多复杂、专业的保护。

漆木器都要“喝水” 马车经清理原貌初现

记者在文保中心两侧库房看到,上千件漆木器做完饱水处理后,就地保存在纯净水里。文物保护组组长管理博士介绍,因南昌西汉大墓的文物埋藏环境是水浸状态,所以要尽可能还原当时的埋藏环境。

在文保中心,记者还随专家团一起见识了先前出土的马车、马偶及几十把剑。信立祥介绍说,马车的清理非常成功,目前主要色彩已经呈现,原貌初现,非常漂亮。几十把剑从目前来看很有特色,其中除了玉具剑外,还有几把战国时期的青铜剑,表明墓主生前喜欢收藏,因为之前已经不止一次出现过先秦时期的文物。

目前,马车、马偶等文物经过前期修复清理后,大部分已经分门别类进行了装箱打包,需要运至陕西、北京及湖北荆州等地进行不同配件的保护、还原,待完全成型后再运回文保中心。

揭秘

大金板”疑为金册或与帝王有关

在昨日的考古发掘现场,记者还了解到,此前在主棺柩一重棺内发现的“大金板”,可能是金册!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介绍,金板只露出了部分模样,目测有20厘米长,15厘米宽,厚度约0.5厘米,共发现三张,与金器放在一起,目前不清楚它们的功能。

专家推断,这些金板可能是金册,或与帝王有关系。金册在清代墓葬中较常见,是记载国史的史册或金箔制的册封诏书,但是在汉墓考古中还是第一次发现。

记者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到,金册源于清朝册封达赖喇嘛时的用语,清代皇后金册由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专家认为,此次发现的“金册”里面,有可能记录了与帝王有关的文字,也可能有图案。至于具体有什么内容,是不是金册,还有待于提取后进一步考证。

此外,据专家透露,在一重棺内发现的3块大玉璧,经过考古测量后,发现最大的一块直径约28厘米,汉制为一尺二,仅比国内发现的战国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少了4.8厘米。专家一致认为,在汉墓中出土3块如此大的玉璧,非常罕见。

内棺盖有荒帷痕迹完整提取难度大

22日,考古人员在对主棺柩一重棺进行清理时,发现了内棺盖上还有清晰的丝、绣痕迹,专家判断应该是附着在棺盖上的荒帷。

据专家介绍,荒帷即棺罩,是对死者生前居室帷幄一类的模仿。荒帷的主体为丝织品,即罩于棺框上的素锦类织物,装饰有图文及其他金属坠饰,是汉代常见的丧葬仪具。

丝织品保护专家王亚蓉表示,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山东日照汉墓考古发掘中都出土了荒帷,但这次不像过去出的荒帷,这次都是满绣,图案排列有序,也是在比较薄的料子上,用朱砂染的线,专家组决定明后天现场将荒帷取到纺织品实验室。不过,在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看来,此次发现的荒帷贴在棺盖上非常紧,完整提取的可能性非常小。

或出土汉代贵族男性高级丝织品

棺盖上发现荒帷,那内棺有可能出土更好的纺织品吗?

王亚蓉认为,纺织品是有机蛋白类,极易被破坏,另外在出纺织品的地方都挨着尸身,尸身水化过程破坏性更大,所以难保存。“纺织品出土概率非常少,一千座汉墓不见得有一件好的纺织品。”不过,她对南昌西汉大墓内棺出土高等级丝织品仍充满期待。

从目前内棺的保存状况来看,密度应该是可以的,纺织品肯定会有,只是多与少的问题。”王亚蓉表示,过去出的女性纺织品比较多,比如马王堆墓,这次起码能够得到一批汉代贵族男性的高级丝织品,对于纺织文物研究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评价

南昌西汉大墓发掘堪称中国考古学标杆

经过一天的实地考察,来自全国的40多位考古专家,对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所取得的成绩惊叹不已,同时也对我省边发掘边保护的考古理念赞不绝口。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说,南昌西汉大墓的考古价值非常高,如果墓主人是刘贺,他是王、是帝、又是侯,这对揭示汉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了很多信息。此外,南昌将科学发掘、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全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且考虑到了今后的展示和利用,是当今考古学的标杆。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振东认为,最大亮点就是,作为西汉侯一级的墓葬,各种要素都比较清楚,尤其对于研究墓葬等级制度非常有价值。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认为,南昌的发掘手段非常科学,在当今考古领域,举全国之力,使人文考古有了科技保护的介入,这是非常好的创举。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段清波说:“每天看到新东西,非常惊喜。我觉得应当能代表中国目前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无论是考古发掘,还是文物保护和展示,包括未来的遗址建设,都是这么多年来大型文化遗产发掘保护项目中做得最好的。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陈文秀 图/江南都市报记者许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