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蝗蝻侵入农田 切实加强监测预警

27.05.2019  20:02

据自治区植物保护站组织全区农业有害生物首席测报员及重点区域站测报员会商分析,预计2019年农区蝗虫发生接近常年,农区蝗虫总体中等发生;亚洲飞蝗发生面积28万亩;土蝗发生面积652万亩(其中农田发生面积116万亩,农牧交错区536万亩)。

2019年2月,气温北疆及东疆大部地区偏低、南疆大部地区偏高;3月,全疆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4月全疆气温偏高、大部地区降水偏多,利于蝗卵孵化。土蝗蝗蝻出土始期东疆吐鲁番在3月5日,较2018年偏晚3天;北疆伊犁、博州、塔城、昌吉、阿勒泰等主要蝗区蝗蝻出土始期较2018年偏早3-7天;南疆主要蝗区蝗蝻出土始期较2018年偏早2-5天。目前土蝗蝗蝻东疆以3龄为主,北疆1-3龄期,南疆2-3龄期。亚洲飞蝗蝗蝻出土最早是吐鲁番4月13日,较2018年偏晚1天。因全疆大部分蝗虫发生区蝗蝻出土期偏早,5月气温和降水等因素,利于蝗蝻在局地农牧交错区出现点片高密度。各地农业植保部门要切实加强蝗情监测,警惕蝗蝻侵入农田及局部暴发。

一、当前农牧交错处蝗蝻发生概况

吐鲁番市5月16日在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切克曼村离农田3公里外的防风林带中调查到亚洲飞蝗,经调查蝗蝻为2-3龄期,发生面积5000亩蝗蝻平均密度约14头/m 2 ,其中有1000亩的蝗蝻平均密度高达70头/m 2 ,呈暴发态势。距防风林带4公里处农田目前有棉花、花生、甜瓜、孜然、杏树等。蝗蝻正由防风林带向农田方向迁移,距农田3公里左右。5月10日-13日,博州土蝗蝗蝻平均密度1.5头/㎡,最高3头/㎡;塔城土蝗蝗蝻平均密度2.5头/㎡,最高15头/㎡;昌吉州土蝗蝗蝻平均密度1.5头,最高18头/㎡;阿勒泰土蝗蝗蝻平均密度0.1头/㎡,最高15头/㎡。主要以意大利蝗、红胫戟纹蝗、小车蝗为主。其它地州零星发生。

二、蝗虫危害期及重点发生区域

5月下旬-6月上中旬是土蝗向农田扩散危害的高峰期,局部农区将出现高密度点片为害。发生区域:吐鲁番市的托克逊县,伊犁州新源县、尼勒克县、巩留县,博州温泉县、博乐市,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阿勒泰市、吉木乃县,昌吉州玛纳斯县、昌吉市、奇台县、吉木莎尔县,哈密市伊州区、巴里坤县,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拜城、柯坪、库车、乌什县,塔额沿北山等地农牧交错区及农田均为高风险发生区域。亚洲飞蝗在北疆阿勒泰、塔城等靠近边境和东疆吐鲁番托克逊县、南疆阿克苏温宿县、喀什麦盖提县、莎车县部分湖库湿地区域发生。

三、应对措施

各级植保部门根据辖区内当前蝗虫发生形势,继续做好蝗情监测,充分利用2019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资金,做好防控物资准备。在蝗蝻三龄期前,中低密度发生区优先采用杀蝗绿僵菌、蝗虫微孢子虫、苦参碱等微生物农药或植物源农药进行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等绿色治蝗技术(采用释放牧鸡、牧鸭到田间草场,捕食蝗虫);突发高密度发生区选用溴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或氟虫脲或高氯·马等农药,及时组织机防队开展应急防治。亚洲飞蝗要抓住蝗蝻三龄之前的防控关键时期,压低基数;土蝗要以挑治为主、普治为辅、巧治低龄、控制在扩散危害前。同时在农牧交错处60-100米处喷施农药设保护带,防治蝗虫侵入农田危害。各地要做好技术指导,科学选药,精准施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蝗区生态环境,确保蝗虫灾害的可持续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