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援疆医生蓝建文:我有个翻译姐姐古丽巴哈

23.05.2015  02:10

  “你怎么了,哪里有问题”,畲族医生蓝建文用维吾尔语对进来的维吾尔族病患进行问诊。坐在她对面的古丽巴哈护士也关切地看着病人,不时用汉语向她翻译病人的问题。这是记者5月21日在新疆乌什县人民医院的五官科看到的情景。

  2012年3月,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的畲族医生蓝建文来到了新疆阿克苏乌什县。“新疆是什么样子的呢”怀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她的援疆之行。

  乌什县人民医院95%的病人都是维吾尔族,语言关是她援疆要跨过的第一道关。刚来时,每次她都要把病人拉到另外一个懂双语的医生那里,靠着翻译才能问诊。2014年7月,科室年龄最长的护士古丽巴哈调到了她的身边,成为了蓝建文医生的“专职翻译”。和病人们每天沟通地多了,蓝建文也学会了一些的维吾尔语,甚至还可以说一些简单的对话。而作为她的“翻译”,古丽巴哈也学习和掌握了测眼压、验光等简单的眼科常规检查。

  蓝建文和古丽巴哈住在一个小区,下班时间,两家人还在一起包苜蓿馅儿的饺子。她把古丽巴哈当做姐姐,两个人在一起聊孩子,分享着对家人的思念。

  除了乌什县蓝蓝的天空,蓝天下生活的人们是如此淳朴,给蓝建文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4年9月的一天,科室接收了一位年过六旬的白内障患者买买提。老人眼睛看不见,独自生活,经济困难,坐着驴车赶了很远的路才来到医院。看到孤寡老人买买提大叔没有亲人陪护,病房的护士们就主动为他送水、送饭。

  这天,蓝建文突然发现古丽巴哈的手上多了一张单子,上面用维吾尔文写着一排排字,还有数字。后来她告诉记者,当时她猜到了这可能是捐款单。和古丽巴哈求证了之后,蓝建文也拿出两百元交给了古丽巴哈。最终,医生和护士们为买买提捐款四千多元。

  买买提接受了白内障手术后,康复回家,老人对医生护士们的帮助铭记在心。三个月后,来医院做术后复查,他特地把自己带的煮鸡蛋拿来给蓝建文和古丽巴哈吃。老人家里很苦,只有几只鸽子和几只鸡。但这表达了他对这群帮助了他的白衣天使们的一种感谢之情。

  蓝建文所在的五官科每天有不少病患,多的时候一天要接诊五六十位病人。她说:“这里的少数民族同事和患者让我很感动,他们身上的淳朴和善良,还有他们的这股团结互助的精神感染着我。

  还有一个多月,蓝建文的援疆服务就到期了。她对这里的同事们很不舍,尤其是古丽巴哈姐姐。说起回去后怎么联系,她说:“会啊,一定会联系的,我们早都加了微信啊!”她和古丽巴哈相视而笑。

  据了解,作为对口支援新疆乌什县的浙江衢州市,目前有8名援疆医生在服务,接诊病人近万人,完成手术四百多例,与乌什县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作为对口支援新疆乌什县的浙江衢州市,一年来,衢州市援疆指挥部主动适应援疆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以项目惠民、靠服务聚心,努力把援疆工作打造成民族团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