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 董立勃:文学写作者和组织者的荣耀与追求

03.04.2015  21:31

    新疆日报讯(记者鲁焰报道)董立勃,因《白豆》而在国内声名鹊起,他的系列小说构筑了一个西部神话,被誉为小说界杀出的一匹黑马,他是中国西部文坛的主要代表人。

    他钟情于写作。每年都有十几万字的作品在全国期刊公开发表。

    他始终朝着一个目标奔跑,收获颇丰。2015年元月,他与王蒙、贾平凹、刘心武、铁凝等35位作家获《当代》杂志“荣誉作家”称号。

    他不只是一名作家,亦是新疆作协领军人物。身为新疆作协常务副主席,他一直为新疆各民族文学繁荣与发展竭尽全力,引领,组织,鼓与呼。

    3月20日上午,他作为“第十批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之一,受到新疆隆重表彰。

     新疆创作队伍的领跑者

    近些年,董立勃身为新疆创作队伍的领跑者,他的创作一直坚持立足于新疆。他写的小说,总是有好看的故事,有流畅而节奏明快的语言,每每令人手不释卷,总想一口气读完。新近出版的《董立勃长篇小说集》,多达十四卷,凸显出他十年来骄人的创作成果,堪称新疆作家的楷模。

    他不仅在创作方面业绩突出,而且在新疆作家队伍的组织、管理方面投入很大精力,付出很多心血,做了很多事情。

    就近说起,从2011年起,新疆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扶持“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在董立勃的精心策划与组织下,这一推动我区文化大繁荣的重要举措得以顺利启动和实施,已出版优秀文学作品共计223部,为新疆各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他注重发现、扶持和培育各民族作家,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每年,新疆作协选派新疆各民族作家接受各种培训至少二三百人之多,目前已有上千名各族作家在北京、上海、湖南等地接受了高规格培训,由此将各民族作家团结在一起,联系在一起。新疆作协的关注与支持,也使这些作家更进一步感受到肩上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更充分地发挥新疆作家队伍在维护社会稳定、搞好民族团结等方方面面的作用。

    董立勃告诉记者:“尤其是在新疆‘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活动中,新疆作协及时组织新疆各族知名作家在意识形态领域亮剑、发声。譬如组织新疆200多个维吾尔族知名作家,撰写《致维吾尔同胞的公开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社会影响力极大;组织近200名维吾尔族作家、诗人赴南北疆基层,抨击宗教极端思想和各种歪曲事实的言论,引导人们走向现代文明。

     一个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不错了

    身居要职,杂事缠身,每年却能够写出十几万字的作品!一般人做不到,董立勃却做到了,这拼的是才华,也是勤奋。

    从2003年以来,董立勃担任新疆作协常务副主席,一直忙于社会工作,只能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写作。就是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董立勃从不把工作忙当作借口,他的创作从未停止。一旦坐在电脑前,他的整个心思都扑在创作中,文思泉涌,五笔打字飞快,一天可以写几千字甚至上万字,当然,会写到很晚。他告诉记者:“一个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不错了。我的写作环境一直都不能说是安静,但无论多么嘈杂的环境,只要坐下来开始写作,我就能很快进入写作意境。”他的长篇及中短篇小说,每年都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上海文学》《北京文学》《钟山》《天涯》等杂志上发表,并无数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当代长篇小说选刊》《小说精选》《中篇小说月报》《作家文摘》等报刊选载。其中包括长篇小说《白豆》《米香》《烈日》等,中短篇小说集《黑土红土》《地老天荒》《骚动的下野地》。《白豆》获《当代》年度最佳称号,进入中国小说排行榜,多部中短篇小说入选经典作品集并获奖。《青树》是董立勃小说的巅峰作品之一,如同他的一贯风格,写新疆的农场生活,展示人性本色与人间美好,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受到观众好评。

    3月31日,在他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他新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梅子和恰可拜》发表于《小说月报》,并被《中篇小说选刊》《长江文艺》等多家杂志转载。

     写作永远是快乐的事情

    董立勃,1956年出生,这位高大魁伟的山东汉子,却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新疆满怀深情。新疆这片辽阔的热土,成为他丰沛的创作源泉。新疆的独特与神奇,也成为他的小说总是引人入胜、颇受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

    “写作,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无论写到多晚,我都不觉得是苦差事。

    作为一位著名作家,又身居作协要职,应酬总会很多。但是,董立勃却推掉了绝大部分应酬。“那太浪费时间。”他说。对于一位心里总是澎湃着写作激情的人而言,浪费时间使他心疼,再也没有写作状态更值得他倾心和陶醉其中的了,所以他总是努力将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投入到创作中。

    “一部好作品,就像奇迹,往往创作的灵感突然就冒出来,就想写作。”“任何事物都可以激发灵感,产生写作冲动。

    “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会不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所感受,有所发现,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就想去表达,作家就是用一种文学的表达方式去表达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

    董立勃对于创作有自己独到的体会。他说,对于他而言,人生最大的诱惑就是阅读与写作。

    “作为一位著名作家,对您影响很大、喜欢反复阅读的书是什么?”记者好奇地问。

    “我在大学期间就买了三联书店出版的《沈从文文集》,尽管那时候生活拮据,我的文学创作也受沈从文影响很深。另外我反复阅读的书籍还包括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的作品。”他说:“这些大师的作品,任何时候都可以反复读,有助于提高文学写作素质,有助于文学积累。

    因痴迷于写作,生活中他心无旁骛。虽然偶尔也游泳,也徒步,抑或打牌,但是,从未因某种物质的诱惑而玩物丧志。“写作,对于作家而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习惯,用大把的业余时间去写作,是一个作家生活的组成部分。”董立勃说。这番话很朴素,却表达出一位文学写作者动人的情怀。其实创作,不正是一位有理想的作家生命中最动人的篇章么?

    未来的日子,一幅幅引人入胜的章节与故事,正待他继续创作出来,再度惊艳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