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孜节:全国“最美家庭”亚生·库尔班家的团圆饭

08.07.2016  05:48
亚生·库尔班一家欢度肉孜节。韩婷 摄

  7月6日,是穆斯林传统节日——肉孜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退休职工亚生·库尔班家中热闹非凡。厨房里大盘鸡热气腾腾,桌上馓子金黄油亮,女儿们围在亚生·库尔班身边有说有笑,78平方米的房间内敞亮温馨,一家人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其乐融融。

  “今天过节,我的女儿们都回来了,太高兴了。”年近八旬的亚生·库尔班高兴地对记者说。记者走进亚生·库尔班的家,抬眼看见客厅墙上正中间挂着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照片上一对维吾尔族夫妇身后站着两个汉族女孩。这两个孩子就是亚生·库尔班夫妇收养的女儿。

  亚生·库尔班1969年从库车到十一团当建筑工人,妻子就当起家庭妇女。当时团场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夫妇俩扎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十一团,居住在进出团部都要经过的桥下一间狭小的土屋里。

  “这些年非常不容易。”亚生·库尔班说起自己与两个汉族女儿的情缘,热泪盈眶。他回忆说,1991年12月31日早晨,一场大雪让房前屋后白茫茫,送完亲戚回家途中看到一个背篓放在桥头,里面发出微弱的哭声。“当时我揭开背篓中的被褥,看到一个婴儿,小脸蛋已被冻得发紫。当时看到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就想到这孩子可能是被遗弃的,就迅速将背篓连同孩子一起抱回了家,在家暖和了半天,孩子才慢慢缓过来,一看见我孩子脸上就露出笑容。”亚生·库尔班说。

  随后,亚生·库尔班为这个孩子起名为迪娜·亚生。虽然家中贫困,但他却给予了孩子无限的爱。在亚生·库尔班的关爱下,懂事的迪娜·亚生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异。2007年迪娜·亚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省青岛一所重点高中的内高班,2010年考上了浙江理工大学,本科毕业即考入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攻读社会学专业。

  说起小女儿,亚生·库尔班满脸自豪。1997年6月的一天下午,天气酷热,亚生·库尔班在单位打扫卫生时,又捡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得知这个孩子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之后,他还是收养了她,并为她起名为古丽·亚生。从古丽三岁上学起,亚生·库尔班每天早晚都要接送,风雨无阻。古丽到150公里外的阿克苏上高中,他就每周五下午到桥头望着柏油路上的车辆,等待着古丽从学校回来。

  亚生·库尔班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很贫困,全家人仅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生活。在家里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亚生·库尔班拾过废品、打过零工,他的老伴阿依木汗·沙吾提总是将自己和丈夫的衣服缝缝补补,改了又改,把省吃俭用的钱都用在抚养女儿上。

  女儿们也很孝顺,大女儿再努尔古丽·亚生是一名护士,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经常用自己的工资贴补家用,照顾两个正在上学的妹妹。二女儿迪娜·亚生虽然在杭州读研,但是每天和父母通电话已经成了她的习惯。“爸爸妈妈,你们要照顾好自己,记得按时吃药。”女儿迪娜·亚生时常在电话那头用流利的维吾尔语叮嘱父母,夫妇满脸笑容地听着女儿的“唠叨”。

  “我的两个汉族女儿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我现在感觉非常幸福。她们现在长大了,知道关心照顾我们老俩口了,一放假回到家就抢着干家务活。今天肉孜节,女儿们都回来了,我们也可以一起吃个团圆饭。”亚生·库尔班对记者说。

  在亚生·库尔班家中,迪娜·亚生对记者说:“9月份开学我就研二了,毕业后我想回新疆工作,回到父母身边。父母年纪大了,我要好好孝顺他们,成为他们的依靠。”小女儿古丽·亚生也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我刚刚参加完高考,报考的是中央民族大学,希望爸爸妈妈能身体健康。

  亚生·库尔班夫妇的事迹感染了周围许多人。2015年,亚生·库尔班家庭被评选为全国“最美家庭”。

  如今,亚生·库尔班一家也离开了狭小的土屋,搬进了宽敞舒适的楼房,社区还将他选为十户长,协助社区管理工作,每月给予一定补助,一家人的日子红红火火。

  “这些年,团场、连队领导也非常关心亚生·库尔班夫妇这家人,逢年过节总会上门看望他们。团场城镇化发展以来,目前有200余户少数民族群众搬迁到花桥社区居住。各民族群众从在一排营房到一个小区、一栋楼、一个单元居住,进一步促进了相互交往、交流、交心,促进民族融合。今天肉孜节,不仅亚生·库尔班一家吃上了团圆饭,我们整个花桥社区居民都吃上了‘团结饭’,大家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一团花桥社区书记张秀荣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