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舞蹈节打造成有影响力的文化交流特色品牌

18.08.2015  11:34

    

8月17日,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总结大会在新疆昆仑宾馆召开。

    天山网讯(记者李娟摄影报道)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以下简称“舞蹈节”)已于7月20日至8月5日圆满结束。为期17天的舞蹈节盛况空前、精彩纷呈,受到国内外参演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8月17日,第四届舞蹈节总结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舞蹈节组委会主任李学军出席总结大会并讲话。

    会议指出,第四届舞蹈节美轮美奂,风格迥异,特色鲜明,引发了持续热烈的社会反响,为自治区60周年华诞献上了一份艺术贺礼。组委会要认真总结四届舞蹈节的成功经验,从节目内容到表现形式,从前期筹备到现场组织,从演出效果到观众反应等各个方面认真梳理,要健全完善组织筹备舞蹈节的各项机制,确保舞蹈节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办好2017年的第五届舞蹈节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要进一步明确舞蹈节的定位,强化舞蹈节的国际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建设,充分依托舞蹈节这一品牌,加强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将舞蹈节打造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交流特色品牌。

    第四届舞蹈节以“多彩丝路,中国梦想”为主题,荟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歌剧舞剧院、广东歌舞剧院、福建省歌舞剧院等6个国内演出团,以及新疆艺术剧院歌剧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剧团、新疆军区文工团等8个疆内演出团的2000余名演员,共计26台剧目,在11个剧场奉献了80余场精彩演出。其中,在主会场乌鲁木齐演出67场,阿克苏地区分会场演出7场,克拉玛依市分会场演出6场。同时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网络舞蹈节、国际舞蹈大师课、2015年丝绸之路演出交易会、“舞动生命 乐扬心声”--新疆古代舞乐艺术的记忆展、首届中国新疆丝绸之路艺术品竞买交流会、十年•新疆油画学术展等6项社会活动。

    全疆10余万名各族群众现场观看了舞蹈节各场演出和参与各类社会活动,第四届舞蹈节的成功举办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参与舞蹈节的国内外嘉宾和艺术家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誉。国内外嘉宾一致认为,新疆能举办如此高质量的国际性艺术节令人惊讶。

     参加总结大会的艺术家、演职人员、新闻媒体记者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新疆四届舞蹈节的成功举办,展现出强大的品牌效应,给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建设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催生了新疆文明之花、艺术之花的绚烂绽放,满足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舞蹈节已成为新疆的重要文化标识,成为建设和谐新疆的精神动力。

    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演员岳露深有感触地说:“第一届舞蹈节带给我更多的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喜悦和兴奋,到第四届舞蹈节,我才明白作为新疆年轻一代舞者,身上背负的使命不仅是要把新疆舞跳好,更多的是要把我们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传播出去,传授给爱好舞蹈的人,让外界真正了解新疆的文化艺术。

    本届舞蹈节从筹备之初就表现出较前三届更完善、更健全、更科学有效率的组织体系和机制;突出主题,高标准筛选节目保证了舞蹈节艺术质量。重推中国气派,彰显国际品质,布局天山南北,主、分会场联动是扩大舞蹈节影响力,凸显了舞蹈节办节宗旨的务实之举。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国内外百余家新闻媒体500余名记者进行了持续宣传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舞蹈节期间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3次,国内外媒体对第四届舞蹈节的报道达2000余条,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都市消费晨报、新疆都市报、兵团日报共刊发了各类稿件500余篇;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电视台新闻节目汉、维、哈、英四种语言的各档新闻和访谈节目共播发相关消息1000余条,天山网共发布稿件90余篇。

    艺术盛会,人民的节日是舞蹈节的办节宗旨。本届舞蹈节继续坚持文化惠民的原则,所有配套活动免费开放,所有演出门票低价销售,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本届舞蹈节所有票价均给予了200元至500元不等的补贴,同时还实施了免费赠票、媒体抢票等多种文化惠民措施,鼓励和吸引各族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演出。许多演出刚一出票几小时就卖完,部分场次门票甚至一票难求,每场演出上座率均在90%以上。与此同时,政府补贴、低价销售、惠及民众的有益做法,使数以万计的普通百姓与80余场世界经典艺术近距离接触,得到了各族各界的广泛好评和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