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节大师课|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许锐领你“看门道”

09.07.2015  11:18

大师课现场

    天山网讯(记者朱凯莉摄影报道)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舞剧,整场演出都是舞者用身体语言讲故事,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有。很多人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兴冲冲跑进剧场,开始很激动,看到一半就走神,最后索性扯呼睡觉,一场精彩的舞剧就在睡梦中结束了。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开幕在即,观众们该如何欣赏舞剧呢?

    7月8日,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重要配套活动之一——国际舞蹈大师课第二讲在新疆师范大学开课。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舞蹈文学创作与策划人许锐讲授了《跳跃于文字之外――舞剧创意、结构与编剧》。

    “话剧演员说一句‘他是我舅’,观众就明白。舞剧不能说话,怎么表达?舞者跳一个晚上也说不清楚‘他是我舅’这事儿。”课堂上响起一片笑声。“编剧该怎样考虑?舞者要怎样表达,才能说清楚故事呢?” 许锐抛出问题。

    课堂上,大屏播放了世界经典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离别的一个片段。“大家看这段,舞者的表现方式不是传统芭蕾中挺拔向上的,而是在向上的同时又有挣扎、下坠的感觉?因为他们的爱情在冥冥之中是承受巨大压力的,用这样的肢体语言来表述人物内心的挣扎就很准确。” 许锐引经据典,拿出许多视频短片举例,便于听众理解。

    听众既有来自乌鲁木齐的普通市民,也有来自师范大学音乐系、舞蹈系的学生,大家都听的津津有味。不少非专业的普通市民在课堂上受益匪浅,更加客观全面、深入细致地认识了舞剧艺术,算了踏出了“看门道”的第一步。

    乌鲁木齐市民李涛是舞蹈节的忠实“粉丝”,他今年已购买了三场舞剧的票。他说,能听到大师讲课,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以前看舞剧就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看看热闹,今天听了讲座,眼界开阔了,对舞剧也有了新的认识,能看看门道了。他希望以后能多听到这样的讲座。

    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就读的大一学生何诗慧说,能听到老师的授课非常荣幸,课程很有意思。以前接触的都是舞蹈,对舞剧的了解知之甚少,今天的课程扩宽了思路和视野,使我对舞蹈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有意识加强在舞剧方面的知识积累。

    本次舞蹈节上,许锐的两部舞剧《红高粱》和《戈壁青春》也将进行展演。当记者问及为什么选择讲今天这么题目时,许锐表示,本届舞蹈节上展演的舞剧很多,我想就具体的作品讲课效果会更好,接地气,谈创作的体验也更为真实。

    如何让更多的普通观众走进剧场,更专业的欣赏舞剧?许锐认为这需要创作者和观众的共同努力。

    他说,一方面,创作者要根据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欣赏方式去创作作品,但也不能一味迎合。要适当的关照中国观众在审美上的需求。中西方表现方式有差异,西方抽象和意向性的更多,中国观众对这种表述方式的接受还是有些困难。

    “我们的观众更喜欢看故事、叙事性的、情感性的东西,创作者要对自己的观众审美习惯有一些关照。另一方面我们的观众要逐步提高欣赏水平,多看好剧,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自己的审美就往前走了一步。两方面一起来努力,对艺术的关注、欣赏就能进步。”他说。

    许锐认为,我们今天身处一个传媒的时代,信息大爆炸。有些价值是很独特的,不会被湮没。舞剧也好,舞蹈也好,传统的艺术有她独特的价值,希望在这个时代,还能有一些人坚持去欣赏和喜欢这些艺术。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舞蹈文学创作与策划人许锐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