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特色产业“春风劲”

07.06.2017  22:03

  5月31日下午,在和田县罕艾日克镇巴依买来村的地毯合作社地毯编织中心,30余名农村妇女舒展手臂,飞梭走线,一个个五彩图案在她们的巧手中逐渐清晰、鲜活起来。穿着时尚的买合皮娅·阿布都拉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与记者攀谈起来:“如今我们出了家门口就能到工厂上班,农闲时过来做工,每个月有一两千元收入。旁边就是幼儿园,把孩子放到那里也不用操心了。”言谈中,买合皮娅·阿布都拉对眼下的生活状况相当满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把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作为脱贫的重要推手,结合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和劳动密集型支柱产业,各县市整合资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庭院经济、特色种植(养殖),以及具有和田特色的艾德莱斯绸、手工羊毛地毯等特色产业,不断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我们到这个玫瑰花基地摘花已经3年了,5月份可以摘20天到25天,能挣四五千元。摘花的钱当天就能拿上,而且就在家附近干活,很方便。”5月30日,在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的万亩玫瑰种植示范基地,亚尔村农民穆萨·买吐送说。
  
  来自奥依托格拉克乡以及附近乡(镇)的农民纷纷走出家门,采摘玫瑰花挣钱。
  
  于田县大力发展玫瑰花、大芸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种植、研发、精深加工及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形成了“公司+基地+科技+农户+市场”产业扶贫运营模式,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自治区推进和田地区脱贫攻坚加快发展座谈会召开后,如何依托优势产业脱贫增收成为地区脱贫攻坚重点。针对和田地区脱贫攻坚底子薄、基础差、难度大的现状,自治区专门出台了取消粮食种植和收购指导计划,加大林果业、畜牧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培育力度。(下转第2版)
  
  特殊的政策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同时也为地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动力。今年,全地区244个整村推进贫困村里,农产品加工小微企业、林下养殖尼雅黑鸡、庭院种养殖结合等优势特色产业正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各县市利用本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中,艾德莱斯绸产业便是和田市力推的一项富民产业。
  
  和田市吉亚乡喀勒塔吐格曼村农民萨伊普加玛丽·亚森,如今就依靠编织艾德莱斯绸成为本村小有名气的致富领头人。2013年,她和丈夫创办了艾德莱斯绸编织农民合作社,在政府补助下购买了机器,顺利运转起来。四年来,合作社年收入达25万元,带动周边农民加入了“织富”行列。目前,吉亚乡已发展起来的艾德莱斯绸纺织专业户达2000多户。
  
  和田手工羊毛地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如今地毯龙头企业已带动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2014年9月,阿依孜古丽·托乎提成为新疆阗羊毛纺织染整有限公司的一名地毯编织工人,凭借一双巧手,她如今每个月的工资收入除了供自己日常开支外,还能给家里补贴不少。
  
  洛浦县把推动畜牧业加快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扩大产业效益,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切入点。山普鲁镇喀让古亚村村民吾布力亚森·吾布力卡斯木,去年承包了村经济合作社,他利用惠民资金发展养殖业,不仅自己脱了贫,还解决了当地10名“80、90后”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不少农牧民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和田作为维吾尔药材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维吾尔药材种植加工有着2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地区特色维吾尔药材种植品种达36种,已形成以墨玉县芒来乡达汗村、阿合塔木村为典型的特色维吾尔药材种植基地。达汗村农民艾木热罕·艾买尔5年前拿5分地做药材试验田,当年就创收1800元。尝到甜头后,她逐年扩大药材种植规模,家庭收入也逐年增长。去年,艾木热罕·艾买尔享受到了2000多元的药材种植补贴金,激发了她种植药材的积极性。
  
  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加快了和田优势资源的转化,一大批依托地毯、维药、玫瑰花、尼雅黑鸡等特色优势资源发展起来的企业、农村合作社,为农民开辟出更为宽广的增收天地,为地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动力,如一袭春风,吹拂在和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养殖业成为农民脱贫的支柱
  畜牧业作为基础和传统优势产业,科技信息服务
“津洽会”艾德莱斯绸织机落户天津职大
  来自新疆和田吉亚“艾德莱斯绸之乡”的七旬老工匠科技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