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热骗子给股民挖了哪些“黄金坑”

04.06.2015  15:36

    上当了!高额收益只是一个诱饵

  股市火热,成了市民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人们街头相遇,问候的不再是“饭吃了没有?”而是“你买了哪只股票?今年赚了多少?”有闲钱却没炒过股票的心里不平静了,跃跃欲试,可又不懂指数K线等,不知道该买哪样的股票。骗子也发现了这个“商机”,以群发短信的模式撒网,建立虚假网站,撒饵钓鱼,愿者上钩。

  5月15日,浙江省东阳市公安局发布预警,提醒市民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懂业务又想杀入的,那就多看多问,别轻信短信、网络帖子推荐的。

  事件回放

  每天确保有7%的利润

  5月13日,东阳市公安局接到市民吴某报案称:5月9日至13日,其被人以代炒股票的名义骗走5.5万元。

  5月9日,吴某在网络上用百度搜索找了一个代理炒股的网站,网站上面留有电话,就和对方联系。“指导老师”和“客服”热情解答,对方自称是一家证券公司,是指导炒股的,说每天可以有7%的利润,会向他介绍买哪只股票,到时候自己操作就行了。如果当天按照对方的指导炒股没有达到7%的利润,对方会把不够的部分补上,但是先要确认他确实有那么多钱在炒股,另外让他汇2万元保证金,这个保证金会加5%退回的。

  吴某信了,5月12日上午,往对方账户里面汇了2万元。下午4时许,对方汇回2.1万元。

  保证金一天就能有这么多利润,那多投些钱炒股收入不是更多吗?5月13日上午,吴某又给对方汇了2万元,之后又往对方账户汇了3.5万元。吴某的本意是如果当天炒股的利润不够7%,对方就要把不够的钱补给他。当时对方答应会在下午1时30分把钱转回的,但是到了约定时间,对方并没有转回来钱。

  吴某打电话过去,对方电话已经关机了。

  骗术揭秘

  诈骗一般分为四步

  5月4日,东阳人朱某被人以专家指导炒股的名义骗走12万余元。4月15日晚,东阳人杜某接到一则推荐股票的手机短信,遂与对方联系,结果被骗走7万元。

  东阳警方提醒市民:此类作案手段近期在各地频频出现,隐蔽性较大,犯罪嫌疑人多为团伙作案,分工合作,其中“股票分析师”具有一定的股票知识和网络操作能力。

  骗子通过电话咨询、虚假网站、虚假投资公司、虚假证券投资公司的名义,以高收益、高回报为诱饵,利用受害人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心态实施诈骗。

  被骗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对网络操作能力较弱、对股票知识知之甚少、容易听信所谓消息面的股民。

  骗子诈骗一般分四步:

  第一步:如果打电话到他们公司或发信息到他们的信息平台,他们公司会有人回你的电话;

  第二步:如果你向他们要股票代码,他们要么以借口推掉,要么答应你,但是就算他们答应你了,也会说下次给你,从而为下次给你打电话留下伏笔;

  第三步:他会以各种方法问你持有什么股票、仓位等等,最后仍然会说下次再给你打电话之类;

  第四步:回复你的电话,也许会说你手上的股票不好之类,最终目的就是叫你清仓,等你手上有现金,他们就好办了。他们回复的电话方法往往各式各样,意在洗脑灌迷汤,让你不知不觉相信了他们的话。

  骗子在网上建立仿真度极高的股票诈骗网站,并通过知名网站的竞价排名,将诈骗网站放在搜索结果的最前面。只要网民搜索与股票、证券相关的字词,甚至股票代码,这些诈骗网站都会被放在搜索结果的第一页。在此基础上,以内部信息、高额回报为诱饵,要求股民注册会员,进而以代为炒股的名义要求股民汇款。为了使股民相信,他们将股民的会员信息、账户余额信息等发布在网站上。收到小额汇款之初,将约定的分红准时打回当事人银行账户上,赢得当事人信任。等到当事人将更多的钱打到诈骗账户上,骗子马上关闭网站、电话遁形。

  警方支招

  识别诈骗网站方法

  不管骗子多么自作聪明,但骗人的目的不变。只要股民仔细辨认,这些诈骗网站的狐狸尾巴还是很容易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