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攻关让彩棉产品品质上台阶

02.10.2017  00:07

十多年前,使用过彩棉产品的消费者总是会发现,彩棉产品虽然柔然、舒适、透气性强,可也伴随着易变形、不耐用、产品种类少等缺点。近日,记者在新疆彩色棉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展厅里看到了内衣、床上用品、卫浴用品等六大类上千种彩棉产品,这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这种变化,源于科研人员通过17年的时间和努力,针对“优异种质创制及高效育种体系在彩棉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对彩棉产量、品种、色泽、绒长等方面进行不断研究,使得彩棉原材料品质提升,让彩棉终端产品品质和种类上了新台阶。
      据介绍,彩棉具有天然、环保、健康的特性,但存在色泽不稳定、品质差、产量低、不抗虫等问题。就拿彩棉皮棉产量为例,其产量仅为白色棉花的50%至60%,产出成本高。彩棉的这些缺点,极大地影响其生产利用。
      为此,从2005年开始,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基因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支疆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进行“优异种质创制及高效育种体系在彩棉遗传改良中的应用”项目的联合攻关。
      据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也是该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之一的刘海峰介绍,该项目通过对不同种质棉纤维蜡质、色素、纤维素等生化物质含量差异及纤维与短绒色泽基因互作的研究,揭示和阐明了棕色和绿色纤维色泽形成、色泽稳定性、遗传变异等规律;通过远缘杂交、回交、修饰回交、多父本授粉、辐射诱变等技术,建立种质创新体系,并结合彩色棉种质的表型和分子鉴定技术体系,打破不利于基因的链锁,解决彩色棉纤维色泽与纤维品质产量的负相关,创制出优良种质资源;科研人员还利用修饰性相互交配和选择技术、转基因抗虫彩色棉选育方法、杂种优势技术等相结合,建立一套优质彩棉品质改良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刘海峰说:“科研人员利用这些技术,选育出‘新彩棉1号’‘中棉51号’‘新彩棉19号’等18个优质、高产、多抗、多类型彩色棉新品种(系)等,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试种和示范推广。其中‘新彩棉19号’‘新彩棉25’性状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我区彩色棉的主要种植品种。”目前,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已经审定彩色棉新品种14个,获得植物新品种7项,制定国标、地标23项,仅我区彩色棉累计种植达到243.7万亩,产生社会效益47亿元,项目成果获得了2016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