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丝绸之路与西域考古系列学术讲座正式开讲

03.03.2017  04:03

为了扩大新疆文物考古研究视野,及时了解学术研究新动态,促进新疆文物考古工作发展,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从2017年开始,举办“丝绸之路与西域考古系列学术讲座”。

2月24日上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楼会议室迎来了“丝绸之路与西域考古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前丝绸之路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交往——以金属器为视角的考古学研究》。讲座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建华老师主讲。除了来自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参加外,讲座还吸引到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文保中心、《西域研究》编辑部等各界人士参加。现场座无虚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一次大时空范围内的考古学巡礼。


杨老师首先对其所从事的中国北方青铜时代考古研究范围及视角做了简洁的阐释。欧亚草原作为世界上最为宽广的草原,西起黑海沿岸,东迄外贝加尔,以乌拉尔山为界可分为欧、亚两部分。中国北方地带(其广义概念是指从新疆到黑龙江的中国北方地带,而狭义概念仅指正北方的“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位于欧亚草原东南部,介于中原农业文明与欧亚草原文明之间,其与周围欧亚草原的联系,更多的是指与欧亚草原亚洲部分的联系。从考古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最重要和最丰富的证据就是金属制品,因其具有携带方便和保存时间相对较长的特点,分布的时空范围要大大超过其他质地的人工制品。在器物研究中,可以根据形态和金属成分区分器物的域外(舶来品)、当地仿造、融合-深度融合等渊源,进而探究物质、技术、思想意识的流变与人群迁徙。

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之间的交往很早就成为考古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个研究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谁影响了谁的问题,是西风东渐还是东风西进?问题的研究需要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来进行,而中国在年代学方面具有相对年代比较充分的先天优势。通过广泛搜集相关地区的考古资料并详细梳理,可以发现从公元前2千纪到公元前后,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联系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位于中国北方北部的蒙古高原东部与外贝加尔地区,另一个是中国北方西北方的亚洲内陆山麓地带。杨老师以此为经,按照夏代至早商、商代晚期至西周初年、西周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期至战国末期或秦代的时间脉络分别爬梳,在东部提出“中国北方-蒙古高原冶金区”的概念,指出外贝加尔和蒙古高原与中国北方地区联系密切,属于一个大的冶金区。该南北向通道延续了上千年,为匈奴时代的外贝加尔和蒙古高原不断吸收大量来自中国北方的文化影响奠定了基础;在西部则着重阐述了安德罗诺沃文化联盟与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齐家文化、四坝文化和天山北路文化铜器与境外的关系,中国北方与西萨彦岭和图瓦、阿尔泰山、天山七河地区的文化联系等问题,指出中国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最前沿阵地,在这一过程中额尔齐斯河、额敏河谷和伊犁河谷是影响新疆的重要通道。安德罗诺沃文化中具有欧洲传统的战斧和中国北方具有亚洲传统的战斧都出现在哈密和吐鲁番地区,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中的带耳空首斧也出现在该地区,表明新疆很早就是东西文化交流汇合之地。及至东周时期,中国北方与亚洲内陆山麓地带的联系先是到达高纬度的西萨彦岭的米努辛斯克盆地和图瓦地区,而后向南至阿尔泰山区,最后到低纬度的天山地带,新疆作为东西方交流的通道逐渐形成。以不同时期文化交往的媒介而言,接受方首先采纳的是武器,然后才是装饰品,揭櫫了文化认同要晚于功能性的需要。

通过对各地器物的比较,以及对这些器物所在的考古学文化和各地传统的辨别,再到不同地区的历时与共时性分析,杨老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从公元前2千纪到公元前后长达2000余年的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以金属为代表的文化交往的历史画卷。在这漫长的草原金属之路发展历程中,中国北方与亚洲草原金属之路的东西两个区在此消彼涨地不断变化。其中东部最发达的是在公元前2千纪后半叶的商末周初,其范围向西推进到了米努辛斯克盆地;西部最发达的时期是在公元前1千纪中叶的东周时期,其东界到达蒙古国中部到太行山以北一线。前者交往是南北向的,中国北方起着主导作用,这里文化相对封闭,文化传统稳定,构成了匈奴联盟的历史底蕴;后者的交往是东西向的,面对的是广袤的欧亚草原,文化交往频繁,以吸收草原因素为主,最终形成了丝绸之路。草原金属之路到丝绸之路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东部匈奴联盟的崛起导致了丝绸之路的出现,它们对后来欧亚陆桥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杨老师的讲座视野广阔,信息量大。提问环节,参与者就新疆新近考古发现、服饰上金属器研究、农牧分界、安德罗诺沃文化传入新疆路径及年代、安德罗诺沃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展开广泛讨论,杨老师均予以一一解答,并勉励新疆考古人加大对考古资料的整理与对外宣传力度,适当利用外文发表成果,增进国际学界对新疆考古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