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生活像鲜花一样芬芳——昌吉州现代文化的生动实践系列报道之一

16.09.2014  04:47

   “哎嗨呦,朋友们,给你沏碗盖碗茶,坐下来听我讲,我们的家乡是花儿的故乡,各民族儿女世代住在这里,就像灿烂的星星照耀在黑夜里……”这是在昌吉回族自治州随处都可以听到群众们唱的“花儿”。在昌吉州积极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交响乐中,现代文化引领就是一个激扬的乐章,让人民的生活就像花儿一样,鲜艳地绽放着。

   以现代文化引领思想解放——

   用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光口头讲,不如做示范给村民看。”谈到村里的变化,呼图壁县雀儿沟镇雀儿沟村清真寺阿訇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感慨地说,我们不仅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把伊斯兰教教义传授给信教群众,也要做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雀儿沟村位于大山深处,过去,沙达提汗也与众多的村民一样,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然而,认准了只有勤劳才能致富这个理儿的沙达提·阿孜木别克,几年前毅然走出了大山。

   就是这位开过餐厅、种过棉花的青年人,走进了呼图壁县经文学校开始了两年的学习生活。

   2006年学习结束后,沙达提汗被选为雀儿沟村清真寺的伊玛目。回到阔别多年的小山村,看到村民依然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而且生活过得异常艰辛,贫穷始终伴随,这激起了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的决心。

   “真主在《古兰经》中说:当你的事务完毕时,你应当勤劳……”沙达提汗阿訇引导信教村民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为了做给信教村民看,没有资金,他就从收购羊毛、羊绒和牛羊做起。短短的两年间,阿訇沙达提汗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开上了微型车。在他的努力下,当年拉运羊毛、羊绒的微型车已被新买的轻卡代替不说,家里还购买一辆载重40吨的运输车。2011年,看到来山里的游客多起来,他又带领妻子投资4万元建起了牧家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我家一年的收入就有10万元。”沙达提汗笑着说。

   村里阿訇言传身教,用行动引导信教村民勤劳致富,村民纷纷行动起来了。“如果没有我们村阿訇带头做榜样,我绝不会有如今的生活。”50岁的达汗·切亚孜旦笑着说,如今他受阿訇的启发建成的流动宴会厅多时一年能挣五六万元,少时一年也有三四万元。加上其他的收入,他的生活现在非常的‘贾克斯’(哈萨克语好的意思)。

   如今,困扰村里多年的喝酒、打架、盗窃之事杜绝了,随之而来的是从事牛羊育肥的人多起来了,走出大山学技能的年轻人多起来了,村民脸上笑容多了……

   大山深处的雀儿沟村,之所以能以现代文化引领思想解放,使信教群众牢固树立现代观念,得益于昌吉州组织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参加各类培训、赴内地学习考察,开阔眼界、解放思想这一举措。随着爱国宗教人士的宣讲,开放包容、大干快上、创业致富等观念在信教群众中深入人心,信教群众放弃了延续千年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昌吉州,哈萨克族牧民掌握了现代化的温室大棚蔬菜、花卉种植技术,哈萨克传统刺绣技艺与苏绣技艺相结合的“胡杨绣”畅销国内外,维吾尔族农民通过网上交易平台实现了土地和水权的流转。

   以现代文化引领经济发展——

   现代化融入群众的生活

   “我在院子里专门拉了一根绳子凉晒内衣,给信教群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9月11日,呼图壁县园户村镇三工湖村清真寺阿訇杨杰指着自己院子里的一根晾衣绳说:“让别人做的事,自己先做到。

   生殖健康对穆斯林群众来说是一个很忌讳的话题,一般大家都避而不谈,甚至都不会将自己的内衣放在太阳下晾晒,可目前这一切在昌吉州却悄然发生着改变。

   在三工湖村清真寺大院里,记者看到距清真寺正殿一侧,有一排平房,这里除了有阿訇杨杰的生活场所、信教群众的洗浴房外,还有一间“穆斯林群众生殖健康项目活动室”。

   走进活动室,墙上挂着各种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当前穆斯林群众中有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孕妇体内缺乏叶酸有哪些危害等,地上还放着一块大大的展板:掀起穆斯林群众婚育文化宣传的红盖头。活动室的书架上还摆着《生殖健康知识读本》《家庭医学全书》等生殖健康方面的书籍。

   “这是国家级的生殖健康项目点,也是全州第一个将生殖健康项目搬进清真寺大院地方。”杨杰说。

   “当时此举遭到很多信教群众的强烈反对,尤其是一些年长的信教群众,认为生殖健康对穆斯林群众来说一直都是不能挂在嘴上、放在人前说的事,更何况要大张旗鼓地在清真寺的大院里公开宣传。”杨杰回忆说。

   对于信教群众的质疑,阿訇杨杰以理服人赢得大家的支持。他解释说:穆斯林群众做礼拜前必须要进行大、小净,为什么要这样,就是为了个人卫生、健康,伊斯兰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信教也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真主……几番讲解,现在信教群众都接受了清真寺大院的里的这一变化,因为这一变化带给信教群众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该项目实施4年来,三工湖村妇女妇科病发病率由四年前的80%降到去年的10%。去年,昌吉州开始将这一措施在全州推广。

   昌吉市去年9月投入123.66万元在历史最久的本地寺大院里设立了生殖健康项目,在该寺与清真寺大殿只有一步之遥的一个两层楼上,开设了“生殖健康服务室”以及项目配套的“穆斯林人口文化学校”和“书画室”。

   看到现代文化带来的新变化,本地寺阿訇刘明说,要将我们的穆斯林与现代科学生活相结合起来,必须从我们自身开始改变,抛弃一些旧的思想观念,让科学走进我们的生活。

   这些只是昌吉州以现代文化引领经济发展,使信教群众切实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的一个缩影。

   “抓现代文化,就是要用文化的‘软实力’练就发展的‘硬功夫’。”陪同记者采访的昌吉州宣传部领导说。2013年,昌吉州7项经济总量指标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列前5位,第一产业增加值达245.7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3014元,均列第一。

   以现代文化引领文化繁荣——

   欢快的麦西来甫跳起来

   9月13日下午,记者走在奇台县西地镇桥子村的乡间小路上,沿途遇到不少村民正三三两两、说说笑笑往村委会赶,像是赶巴扎。

   快到村委会,麦西来甫欢快的旋律就远远飘了过来。在桥子村少数民族综合服务中心,众多群众正随着旋律跳着麦西来甫。

   56岁的阿不力孜·阿不都热依木老人走下“舞池”高兴地说,现在不管刮风下雨,我们都能在屋里跳,心里别提多敞亮了。

   “丈夫和我以及我们7岁的儿子、13岁的女儿现在都在我们民族业余艺术团,我们热爱跳舞唱歌,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我们为什么不跳起来,唱起来呢?”桥子村里的北道桥民族业余艺术团的团员依皮再·加帕尔说。

   原来,此刻热闹异常的桥子村曾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少数民族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逐渐减少。2013年12月,在住村工作组的帮扶下,桥子村组建成立了北道桥民族业余艺术团,村里的群众们听到消息高兴地都自愿要求参加,如今这个艺术团已经有30多名村里的少数民族艺人,依皮再就是其中的一个。

   “我喜欢唱歌跳舞,现在村里给我们建了专门跳舞的场地,购买了乐器、服装等,我们村里的人都高兴坏了。现在我们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唱歌,闲下来的时候来这里跳舞,我的孩子们都被我们感染的变得爱唱爱跳起来,他们学习完也都喜欢来这里跟我们一起唱歌跳舞,这让我们觉得生活真是太美好了。”依皮再说。

   也是为了让这种氛围能感染更多的人,现在业余艺术团的团员们都自发的每周三晚上去少数民族农户的家中组织麦西来甫,村民们的婚礼上也能见到艺术团的成员们。

   “舞出好身体,舞出好心情,舞出幸福感!沉寂的乡村夜晚伴着旋律‘舞动’起来。”西地镇党委书记张红军说。

   “牢固树立文化民生观念,坚持抓文化就是抓民生、抓文化就是抓民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带来的是昌吉州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四年,昌吉州已累计投入资金26.89亿元,先后实施了以县市 “一场四馆一院”建设为重点的州、县市、乡镇、村(社区)四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750余个,无论是投资总额还是建设规模,都超过改革开放30年的总和。(韩沁言  岳燕云)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