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提速 首府宜居实至名归

26.09.2015  10:19

  

      7月13日,在天山区碱泉街小游园,11岁的马海?h(左)和小伙伴在戏水玩耍。

 

       乌鲁木齐有句俗话: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然而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乌鲁木齐市于2014年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这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乌鲁木齐市开展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五年来,共种植乔灌木7万余株,新增绿地26.4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由34%提高到38%以上。这也是乌鲁木齐走在全疆全国前列的十个方面工作之一。
          目前,全国仅75个城市获此殊荣,其中绝大多数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对于一座干旱缺水的亚洲腹地城市,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绿 步伐提速
          植树由两季变三季
          乌鲁木齐市城区三面环山,山上土层瘠薄、底石坚硬,直至上世纪中期仍是光山秃岭。全年人均可利用水资源不到全国的四分之一,资源性缺水是这座城市的先天缺陷。乌鲁木齐市年均降水量298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015毫米,干旱少雨,且冬季长达5个多月,生态承载脆弱,环境条件恶劣。
          对于园林工作者来说,缺水、缺土是绿化工作需要直面的难题,然而就是这样,奇迹仍在乌鲁木齐市发生。
        据统计,乌鲁木齐市的绿化步伐是超速的,相当于一年种三年的树、三年种10年的树,而这可以用三个前所未有来形容:重视力度前所未有、投入资金前所未有、种植数量前所未有。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三年间,乌鲁木齐市投资近44亿元资金,相继建成了乌鲁木齐至板房沟、水西沟公路生态防护林工程,河滩路、城北主干道绿化工程,会展中心周边道路绿化工程等标志性生态工程。
          2012年,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造林绿化工作,要求各区县和有关部门围绕“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原则,从往年的春秋两季植树发展到春秋冬三季植树。
          那么,这些大规模的绿化工作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怎样的实惠?
          家住天山区碱泉街的李丹感触很深。“我家门口原来是一座废弃的垃圾场,而现在变成了一座小游园,再也不用担心夏天臭气熏天了。”李丹口中的小游园是天山区碱泉街小游园,面积43亩,经过多次改造,树木葱郁,现在成为周边居民最喜欢的一个休闲区。
          作为改善民生百件实事之一,从2011年起,全市开展小游园及街旁绿地、小水面的建设工作,将观赏效果与市民生活需求、功能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经建设了554个小游园、75处小水面。
          2013年,百商百乐苑、红十月花园、五建家属院等小区附近还建设了6条绿道,实现了“推开窗户就能看到绿植、走出家门就能见到绿景”的愿望。
          “这里原来是一条土路,也没有种树,稍刮点风,尘土就扬起来了,那时候谁会在这逗留啊。”家住百商百乐苑小区的孙峰说,如今家门口的土路变成了生态绿道,树下还安置了石凳,他和邻居们每天都会在此锻炼身体、听广播、话家常……
          绿化目标更高
          直指“绿色勋章
          当然,绿化水平的提升,也让市民们切身感受到了小气候的改变:雨水增多了,空气湿润了,一年四季中春天和秋天也长些了……
          干旱少雨之地,却成了一座园林城市,匆匆而过的外地人,也许很难体会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艰辛,如果不是人为的努力,绝不会有现在这般景致。
          2013年3月,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动员大会上,自治区党委常委、乌昌党委书记、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朱海仑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乌鲁木齐开展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全市上下以创建带城建、以创建促文明、以创建促发展,一年一个大台阶,一年一个大变化。经过三年的努力,城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畅通化水平大为提升,园林绿化质量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但要使现有绿化成果得到巩固和提升,使绿色真正成为乌鲁木齐市的主色调,把乌鲁木齐市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宜居城市,必须有更高目标。
          2014年,乌鲁木齐市全面启动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这是城市建设中最高级别的“绿色勋章”,力争能在2017年创建成功,并最终建成“国家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