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少年致信北京“房上将”报喜

02.11.2014  15:39
  

  2014年8月的一天,刚刚从疏勒“八一爱民学校”毕业的维吾尔族少年米尔扎提,和9个小伙伴相约同返母校。这一天,他们都收到了“疆内初中班”的入学通知书,获得前往乌鲁木齐读初中的宝贵机会。激动兴奋之余,孩子们商量,一定要给北京的“房爷爷”写封报喜信。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感激之情写下这封信,感谢您和总参的叔叔阿姨多年来的关心呵护……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不怕吃苦,争取将来能考上北京的大学!

  孩子们心中的“房爷爷”,就是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房峰辉上将。孩子们信中的叔叔阿姨,就是总参驻南疆某部官兵。

   这段故事的源头,还得从18年前说起--

  1997年初,南疆大地格外寒冷。时任该部政委的麻兰柱,在节前进村走访时,路过驻地托喀依小学。眼前的一切,让他大吃一惊:矮旧的平房、四处透风的窗子、凹凸不平的课桌、取暖用的炉子冒着刺眼呛鼻的烟,一个个被冻得通红的小脸蛋、一双双长满冻疮的小手……这些情景像针一般刺疼着麻兰柱的心。

  托喀依小学是一所始建于1938年的老学校。老师们告诉麻兰柱,每到冬季,许多孩子经常缺课,甚至有的从此辍学。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麻兰柱清醒地意识到,作为驻疆部队,有责任发扬部队优良传统,为群众献真情、做实事。

  新春刚过,麻兰柱迅即组织召开该部新年第一次党委会,邀请专家骨干和“老边疆”集思广益。

  “我到村里去看过,很多娃娃不上学,在家干农活,有的家长甚至让孩子成天跟着念经。

  “孩子不读书,长大没本事、没事干,容易走上歧途。

  “如果不让他们学知识、学文化,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

  讨论越来越深入,话题越来越聚焦,思路越来越明确。

  是啊!这几年,官兵帮村里打井、铺路、架桥,事情虽然没少干,但对于从根本上改变村民观念落后、法纪淡薄、生活贫困局面,作用不是特别大。大家讨论认为,还得从教育入手、从孩子抓起。

  共识一形成,该部党委当即决定: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把资校助学、培育孩子从帮建工作中突出出来。其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该部领导主动联系托喀依小学,得到校方的热烈回应。不久后,双方就正式建立了共建共育关系。

  修葺操场、粉刷教室、安装玻璃、平整道路……官兵们自己动手,像建设营区一样,一砖一瓦改变着学校面貌。派出辅导员、捐赠图书文具和文体器材、资助贫困学生……官兵像对待家人一样,一心一意关爱着这群维吾尔族孩子。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到官兵要离开时,大家总要专程去学校看看孩子们。新同志到来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与托喀依小学结助学对子,也是岗前培训的重要一课。

  胡杨绿了又黄,官兵来了又走,共建共育的关系代代相传。该部党委从长计议,提出了“三个不变”的工作思路:“形势任务变化,拥政爱民的目标不变;驻守官兵轮换,民族团结的观念不变;班子成员调整,共建共育的责任不变!

  2009年,官兵们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全军将在新疆和藏区援建一批“八一爱民学校”。

  消息传来,部队立即向上级递交了专题报告,汇报与托喀依小学的共建成果,表达了希望上级帮助改善办学条件、让孩子们接受更好教育的强烈愿望。

  当年11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总参党委决定在疏勒县投入500万元,依托托喀依小学建设一所“八一爱民学校”,由总参驻南疆某部牵头负责承建任务。这一决定,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积极响应。时任疏勒县委书记的陈泽浦表示:“总参将援建项目放在疏勒县,既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关怀。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当作我县的‘一号工程’来落实!



1, 2 , 3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