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经济带十海关开启通关一体化

28.04.2015  12:13
          5月1日系统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切换试运行         (记者李宁艳)4月27日上午,郑州一家纺企向阿拉山口海关申报一票进口棉纱,这批棉纱从塔吉克斯坦入境运至郑州,其顺利通关标志着新疆关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试运行启动。
          当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中国十大海关关长在青岛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合作协议》,以构建区域通关监管一体化,提升服务效能。十大海关辖区内近9万家海关注册企业的通关成本预计降低20%至30%。
          这十大海关分别是青岛、济南、郑州、太原、西安、银川、兰州、西宁、乌鲁木齐和拉萨,涉及9个省、自治区,其外贸进出口总值占我国十分之一。
          乌鲁木齐海关监管通关处处长阿里木?吾布力介绍,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系统将于5月1日正式启动。这项改革的启动实施,将打破地域限制和关区行政界限,实现“十关如一关”,实现区域海关参数统一区域审单、简化行政审批及企业的自主选择,简化海关手续、降低物流成本。
          企业可以凭电子放行信息直接从口岸提取货物,不需使用监管车辆运输,运输方案可以不再受监管运载工具限制,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运输成本,如从青岛到霍尔果斯的陆运成本,每个集装箱会降低一两千元。
          阿里木?吾布力说,更为重要的是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打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关键节点。带动整个区域在更高水平上的高层次对外开放,促进中国与沿线其他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
          改革将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促进区域间经济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实现共建共赢,推动外贸发展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