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必须让位于生态环保

13.08.2015  13:51

    新疆日报讯(记者杜文静报道)“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经济发展必须让位于生态环境保护!”2015年7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到阿勒泰地区,深入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调研时强调。

    “经济发展必须让位于生态环境保护!”掷地有声的承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生态立区,环保优先”和“两个可持续”的生动体现。

    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持续推动,新疆绿色发展持续“发力”,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严峻的当下,仍保持“稳中求进”的较快发展势头,格外引人瞩目。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新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提升环境质量,成为展示美丽中国的重要窗口。

    顶层设计高位推动

    夏季的赛里木湖湛蓝清澈,湖边草场青葱茂盛,辽阔草原之上,毡房点点、炊烟袅袅。

    在湖畔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摩诺什老人看着眼前如诗如画的风景总是感慨万千。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赛里木湖的草场“”得很,到处是牛羊,湖畔到处是乱搭乱建的经营场所,好好的湖畔草场乌烟瘴气,那时摩诺什心里不是滋味。

    变化从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开始。

    2011年,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投入2亿元,实施核心区近20万亩草场禁牧工程;实施了总投资7.23亿元包含5大类55项工程的湖泊生态保护工程;设立12个管护站对违搭建筑,碾压草场、牲畜禁牧等行为进行管护,文明旅游的氛围日渐浓厚。

    今年以来,赛里木湖景区游客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多,天津游客章震已经是第二次奔着赛里木湖的纯净来了:“我们在这里吃的牛羊肉都是无污染的,空气是干干净净的,天空也是蓝色的!

    赛里木湖生态保护取得的成效只是我区生态治理修复工程的一个缩影。

    新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属典型的温带沙漠气候,绿洲面积仅占4.3%,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然而,与其他兄弟省区相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渴望发展较为迫切,后发赶超势在必行。

    如何正确处理好迫切的发展愿望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新疆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道难题。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全疆工作大局中来谋划部署,确立了“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多次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并分别在伊犁、阿勒泰两次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对环保工作进行部署。

    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后,自治区党委政府更是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安排部署,不断加大环保投入,扎实推进了一批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4年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最洁净的地方,并由自治区政协专项负责“两个可持续”和“洁净新疆”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政协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的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纵观近年新疆环保工作历程,自治区坚守生态底线,坚持顶层设计、高位推动,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全局工作进行着重部署,各级党委政府严格执行,是这5年来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

    未来发展坚守生态红线

    张春贤多次强调,要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引领开发。确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底线,科学划定四类主体功能区,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

    2014年11月3日,中国工程院牵头实施的重大咨询研究项目《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在乌鲁木齐市正式启动。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工程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地理所等十余家单位的18位院士、60余位专家顾问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把脉问诊”。

    这一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探索天山北坡经济带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引导、科技创新与文明意识提升等方面的路径,推动建立天山北坡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新范式。根据六大战略课题研究成果,专家顾问团将形成《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报告》,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这些决策报告将成为天山北坡经济带未来20年至30年发展的重要指南。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自治区坚持规划先行、环保优先,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重新修订颁布了《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发布实施了《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为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奠定基础;实施了《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环境保护重点专项规划,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了《新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将全区国土空间划分为八类生态环境功能区,明确了自治区“生态红线区”,并提出了维护区域生态功能的保护对策,为相关规划编制、产业布局优化、建设项目准入、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基础依据。

    同时,还开展了自治区16个重点行业规划环评和20多个区域开发规划环评,优化区域布局,促进产业和项目向产业园区集聚,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近年来,环保部门提出的调研成果和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等相关政策建议在自治区及重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中得到采纳和吸收,充分表明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作用更加显著。仅在2013年,自治区区级及以上73个工业园区(开发区)中,67个完成规划环评,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两个可持续深入人心

    如今,“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新疆各地州市的自觉行动。

    秉持这样的理念,近年来,阿勒泰地区精心“描绘”千里旅游画廊,打造“新疆会客厅”,决心吃上“生态饭”,进而吃好“旅游饭”。

    阿勒泰地委书记邓章武表示,自然旅游景观开发的最佳方式就是保护,要让“金山银水”迎客,避免过度开发,推动旅游业由观光向休闲、度假、养生转型升级。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对昭苏县和特克斯县实施差别化政绩考核政策,弱化GDP指标,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考核权重,使这两个县成为新疆首批尝试生态政绩考核的县。该州党委书记黄三平说,要在生态立州、环保优先的基础上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把伊犁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全疆“两个可持续”示范区,把伊犁河谷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精品。

    自2012年乌鲁木齐实施供热能源结构调整,开展了“煤改气”工程,目前,主城区全部采用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供热,掀掉了多年罩在头顶的“黑锅盖”,蓝天白云终于又回来了。

    乌鲁木齐蓝天工程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成功范例,这样的执政理念坚定了人们的环保信念。

    “我走过多少地方,最美还是我们新疆,牧场的草滩鲜花盛开,沙枣树遮住了戈壁村庄,冰峰雪山银光闪闪,沙海深处清泉潺潺流淌……”一曲《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曾经唱遍中国,唱红新疆。如今,这歌声在天山南北大地上依然动听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