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助推纺织服装业迅猛发展——尉犁县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成效系列报道之一

18.08.2015  11:00

  7月31日,尉犁工业园区棉纺织及农副产品加工园内,总投资超过8亿元的5家纺织服装企业集中开工,项目主要涉及纺纱、织布、成衣、家纺等,预计两年内全部可以建成投产,可辐射带动就业4500余人,预计实现工业产值16亿元。

  尉犁县的纺织产业着实火了起来,一个棉纺产业的重点企业集群正逐步成型,并以点带面,促进产业红利不断向下游传导。

  做大做强,打造示范基地

  尉犁县是巴州乃至新疆的棉花生产大县,棉花的品质和单产一直居全疆前列。长期以来,巴州地区的棉花、粘胶等原料,大部分是作为原料运往内地后生产纺织品,仅有小部分被当地纺织企业加工或疆内纺织企业加工成纱线后运往内地销售,在当地进行产业链延伸,进行深加工或者加工生产纺织成品的几乎没有。

  尉犁工业园区成立于2011年,2014年8月升级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按照“一区两园”进行规划布局,“一区”指尉犁工业园区,“两园”指尉东矿产品加工园和达西针织家纺园。经初步静态测算:尉犁工业园区完全建成后,本地贸易及产品销售额可达每年200亿元,税收30亿元,将容纳约5万人就业,提供社会物流量100万吨。

  达西针织家纺园是自治区规划建设的两大针织服装基地之一,主要由针织、家纺、罗布麻和棉纺四大板块构成。重点发展针织面料、针织服装、针织毛衫、床上用品、罗布麻特色产品以及为园区针织、家纺和罗布麻产业配套的各类纱线、坯布等。

  达西针织家纺园西园自2012年开发建设以来发展速度很快,备受区内外企业家的注目,入驻企业达到30多家,其中纺织服装企业十余家,已形成纺织服装产业为核心发展态势。在西园的基础上,今年尉犁县又聘请中国纺织规划设计院规划建设了达西针织家纺园东园,今后3年计划发展纺织规模为50万锭,成衣服装2000万件,逐步拉长纺织服装产业链,从而做大、做活、做强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到2020年,园区实现产值116亿元,实现直接就业28000人。

  “我们计划将达西针织家纺园园区打造成以罗布麻产品为特色的,集新疆针织服装基地、中国罗布麻纺织基地、新疆家纺产品基地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团结和谐的园区。”8月6日,尉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雷表示。

  以商招商,吸引更多企业

  为使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新突破,尉犁县还在研究和创新纺织服装产业招商引资模式,发挥先期入县企业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商招商,力争吸引一批东中部优势品牌企业、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来尉犁发展,带动生产服务业企业协同转移。

  “我们就是跟着先期落户的迈思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过来的。”当日中午,新疆同创伟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益和告诉记者。“同创伟业”是由沿海地区9家知名企业10多个品牌联合组建而成,旗下有知名童装品牌小猪班纳、叮当猫、欧洽洽等。

  胡益和所说的新疆迈思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第一个落户达西针织家纺园西园。这是一家集棉花收购经营,棉纱、服装、针梭织布料生产、销售于一体,专业致力于服装产业链延伸的优势产品开发的多元化综合型现代企业。该公司在园区内计划投资23587万元,实施年产2500万磅针织布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及200万件服装建设项目,目前经济效益良好,2013年和2014年产值均保持在9000多万元。

  梧桐枝叶茂,引得凤凰翩翩来。“同创伟业”于今年5月与尉犁县人民政府签定投资协议,预计在尉犁投资2.5亿元,投产后年产500万件服装,50万件精纺绣,8000万双手套。年产值将达到3.8亿,为当地解决800到1000人的就业,计划5年上市。

  “我们相信,有尉犁各级领导干部的指导和支持,再借国家‘一路一带’政策以及新疆纺织服装新政策,一定能打造成尉犁乃至新疆的品牌优质企业,我们有这个信心。”胡益和说,在做好企业经营的同时,“同创伟业”还担负企业的社会责任,将对接成为尉犁县最偏远的乡——喀尔曲尕乡的帮扶企业,每年资助10名贫困学生。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尉犁县多措并举,立足全产业链、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开展纺织服装产业投资促进活动、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招商引资亮点纷呈。通过不断努力,除“同创伟业”之外,达西针织家纺园还引进针织家纺和成衣制造个业4家,总投资超过4亿元。

  身份转变,老百姓得实惠

  纺织服装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尉犁县纺织服装产业通过“短、平、快”的便捷培训过程,吸纳了很多基本没有技术手艺的少数民族群众就业,使他们正由富余劳动力朝“务农向务工”转变。

  当日下午,35岁的热汗古丽·买买提正在新疆迈思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成衣车间熟练地使用缝纫机,谁能想到,就在一年多前,她还是尉犁县团结乡的一名无业妇女。

  2014年4月,热汗古丽·买买提被迈思创纺织公司招入车间,在经过20多天的技术培训后正式上岗了。

  “在这个公司上班,管吃管住还交‘五险’,一个月还能发3000多块钱的工资呢。”说起现在的收入,热汗古丽·买买提很有自豪感。

  正在一旁操作机器的居玛汗·亚生说:“每天工作就8小时,一点也不累,有时候我们也会主动加一下班,因为订单来了,要得急,我们也要为公司分忧嘛。”

  像她俩一样,迈思创纺织公司成立之初,就把解决当地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问题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中,目前,全公司少数民族职工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据尉犁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晓冬介绍,纺织服装产业吸纳就业十分集中,在该县每个企业目前呈现出用工200人至400人的状态,相较于其他行业在吸纳就业人数上无可比拟,用人多且用人集中,有利于实现大规模企业就业。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园区纺织服装产业就吸纳就业500余人,待总投资1.5亿元的巴州十方通纺织品实业有限公司投产后可业吸纳就业1000人,巴州金隆宇、同创伟业、波西努母已签订投资协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吸纳就业1500人。

  “以就业为导向是我们推进纺织服装产业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尤其是要把少数民族群众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在强调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以当地群众就近就地、便于就业为目标。”尉犁县人社局局长李君说。 

  尉犁县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让很多农牧民实现了向产业工人的转变。

  携手高校,夯实人才基础

  人力和人才的支撑与保障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前提。“促就业,一方面促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产业工人,另一方面也是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销售团队的过程。”8月7日,巴州百家惠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顺利说。

  在百家惠办公楼后面的生产车间里,30岁的木合塔尔·亚克夫正在帮同事修理机器。可别小看了这位小伙子,他现在可是车间主任,管理着将近100人的队伍呢,工资也从最初进车间的1800元/月涨到了6000元/月。

  “在这里,我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也实现了自我价值,我现在正在读本科,还准备考证呢。”木合塔尔·亚克夫说。

  “其实我们很多企业都比较缺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以不得不从内地引进,也无形中提高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巴州十方通纺织品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际笼说。

  为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适应新时期纺织工业发展需要,构建结构优化的纺织人才体系。今年尉犁县人民政府和国内纺织服装教育的顶级院校——上海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

  尉犁县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积极动员、组织尉犁县所属企业与上海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关键技术和产业链延展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形成卓有成效的工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尉犁县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上海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将充分发挥在纺织服装等方面学科、人才、技术、信息等科技资源优势和尉犁县的政策、资金、市场及产业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为尉犁县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最终实现双方共赢。

  陈雷表示,国家和自治区都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我们将坚持顶层设计高水平,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紧紧围绕就业促发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狠抓工作落实,促进尉犁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