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若羌红枣首赴内地打假 查获冒牌红枣104吨

23.12.2014  11:49
  新疆日报网讯 (于江艳)“从今年11月份开始,我们先去了北京、广东等内地市场打假,然后又转战回到新疆在阿克苏、喀什、和田等疆内市场打假。”若羌县工商局副局长布艾节尔·艾沙表示。

        “若羌红枣”虽然全国闻名,但最近一两年在疆内外却遭遇大量“冒名顶替”,为维护“若羌红枣”原产地品牌,今年若羌县工商局首次奔赴全国打假。

        截至目前,共查获侵权“若羌红枣”商标的红枣79吨,查获假冒若羌红枣产地虚假宣传的红枣25吨,累计案值近230万元。

        “若羌红枣”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原产地证明商标,根据地理原产地标识规定,若羌县区域范围外所产红枣不能使用“若羌红枣”商标。“现在不仅是阿克苏的灰枣,包括内地部分产区的灰枣都在使用‘若羌红枣’包装字样,混淆市场,在北京、广州市场上,我们见到很多假冒的若羌红枣。”布艾节尔·艾沙说。

        据布艾节尔·艾沙介绍,若羌红枣颜色为深红色,表皮光亮,枣核较小,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单从枣形、颜色等外观上难以区分。

        事实上,最近一两年不仅是若羌红枣全国畅销,包括和田大枣也是一样,由于新疆光照时间长,红枣成熟期无雨,新疆特殊地理气候成就了红枣的优良品质,现在新疆红枣名气已是越来越大,成为中国红枣“黑马”。

        跟若羌红枣命运一样,和田大枣在“走红”全国后也遭遇大量仿冒。

        “河北省是中国红枣的知名产区,有着上千年的红枣种植历史,种植面积和产量曾经占据中国第一位。可是现在整个河北红枣市场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新疆红枣。”新疆红枣种植户陈海江告诉记者。

        陈海江在阿克苏承包了50亩地种植灰枣和骏枣,最近他带着今年新收获的红枣样品到内地联络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河北沧州、河南新郑,这些全国重点红枣流通市场,都铺满新疆红枣包装字样货品,一些红枣枣皮皱巴巴的,从外观上看明显不是新疆红枣”。

        对于陈海江的质疑,今年河北媒体已进行了报道,《河北日报》今年6月30日刊发《记者调查:河北大枣严重积压新疆大枣反客为主》,报道称因新疆红枣品质好,使得越来越多的河北枣商选择销售新疆红枣。

        对于内地市场仿冒新疆红枣现象,新疆红枣协会会长李根才认为,这说明新疆红枣越来越得到市场认可,“新疆种植红枣的自然条件要优于内地,内地秋季阴雨连绵,红枣无法充分成熟;而新疆秋季秋高气爽,光热资源充足,红枣都是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采摘,这样的优质地理气候条件成就了新疆红枣的好品质”。

        李根才认为,新疆工商部门应组团到内地市场为新疆红枣打假维权,维护新疆红枣的品牌形象,让新疆红枣卖出更好的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