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总目标落实落实再落实

26.09.2016  14:10
评论员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是一切战略部署、方案规划、政策举措的落脚点。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
        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再动员会议精神之际,9月20日,本报A02版刊发了红山署名文章
        。文章围绕全疆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定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主题,深入论述围绕总目标抓落实的重要意义、具体举措,提出要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结合首府稳定发展工作实际,强化责任、深化理解、突出重点、改进作风抓落实。文章开宗明义指出:能否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关键在于抓好落实。
        文章刊发后,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普遍认为,这篇文章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影响广泛,对贯彻落实自治区再动员会议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的干部说,通过认真阅读署名文章,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定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主要举措,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牢固地树立了围绕总目标狠抓落实的意识。有的干部说,反复细读署名文章,深受启迪,更加明确了学习贯彻自治区再动员会议精神的方向和目标,也更加深刻认识到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所肩负的重大落实责任。有的干部说,对照署名文章中列举的种种“不抓落实”现象,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深受触动,下一步要认真贯彻自治区再动员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改进作风、突出重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定的新疆工作总目标,是全疆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作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各级领导干部的落实力体现党的执政能力,体现自身的工作水平,是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所在。
        9月17日,自治区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再动员会议。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陈全国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凝心聚力、扎实工作,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而不懈奋斗。当日下午和次日,市委中心组迅速组织集体学习,原文传达了陈全国书记的重要讲话,并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用一天时间深入学习领会,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分别立足各自工作实际,结合所学所思作学习讨论发言。这是狠抓落实的体现。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对自治区党委确定的各项维稳措施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主动进攻、先发制敌,严打暴恐斗争成效明显。深入推进维稳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形成社会面“三巡、三查、三结合”的巡查防控机制,安全防范能力不断提升。广泛发动各族群众参与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发挥行业和驻乌单位作用,形成强基层强基础等制度成果,全市稳定的基础不断巩固,社会稳定形势日趋向好。这是狠抓落实的体现。
        坚持民生优先、民生先动,始终把各族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首府连续六年实施“民生改善年”,每年落实至少100件民生实事,财政支出超七成用于民生,改善了群众衣食住行、生老病养和宜业宜居条件,乌鲁木齐荣获“中国十大幸福城市”称号,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大大提升,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凝聚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合力。这是狠抓落实的体现。
        落实贵在持之以恒,也难在持之以恒。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各项工作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当前,首府正处在维护稳定“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反分裂反暴恐反渗透斗争形势严峻复杂,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和自治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使乌鲁木齐区位优势成倍放大,吸引力显著增强,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正如文章所指出的:“挑战和机遇相互交织,愈是形势严峻复杂,愈要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抓好落实,久久为功,才能夯基垒台、积厚成势。
        响应文章号召,我们惟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坚持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干实事,少说多干、说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始终做到政治上坚定、思想上统一、目标上明确、责任上担当、工作上连续、作风上务实、团结上加强、廉洁上严格、为民上用情,才能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检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