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医管局局长:不会强制大医院压缩门诊量

18.10.2014  16:49

北京市三甲大医院慢性病、常见病门诊将被列为重点“压缩”对象,大医院将回归疑难重症接诊主力军的定位。17日,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医管局不会采用行政手段,强制大医院压缩门诊量,更不会给医院设定门诊数量的“硬指标”。

不强制压缩普通门诊

17日,全国首届医院管理机构研讨会在京召开。北京刚刚出台的《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成为各医院与会院长和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关注的热点。

针对日前北京抛出的今后要“大力压缩大医院普通门诊”这一政策,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17日进一步阐释,北京大医院门诊今后压缩的目标主要是慢性病和常见病门诊。大型综合医院的定位应该是解决疑难复杂病症,开展新技术、研发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那么,常见病和慢性病就应该分流到社区基层医院,康复护理也要分流到相应的医疗机构。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减少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门诊量。

通过健全医疗机构,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再加上通过医保政策的制定来引导有序就医。”封国生表示,目前,特需门诊一般占大医院门诊量的5%到10%,绝大部分是普通门诊,而这其中也包括专家门诊,所以压缩的普通门诊应该是常见病、多发病这部分。“并且也不会采取行政措施强制大医院压缩,更多的是加强基层医生培养,提高对常见病的处理能力”。

拉低药品虚高价格

17日会上公布,根据统计,2013年慢性病等非传染病增长迅猛,在居民健康危险因素中,癌症和心脑血管病占到了73%。为此,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表示,医院要回归到治病的本质,要给病人正确的引导。

梁万年表示,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将是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重点在于切断药品耗材和医院尤其是医务人员的任何经济利益关系。第一步是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施价格,药品、耗材流通领域的改革,招采制度的改革,以及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用耗材行为规范的监管,在多个环节上综合发力,真正把药品耗材、虚高价格给降下来,多出来的水分回归社会。

梁万年还透露,2014年国家发改委将形成针对药品定价机制的正式文件。同时,对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文件也正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关于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文件也即将出台。

17日,封国生透露,北京还将为21家市属医院增设副院级总会计师。目前《市属医院总会计师选任办法》、《市属医院总会计师管理考核方案》正在起草。市医管局将在市属医院公开招聘、选派总会计师,这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方面。北京将于年底启动部分市属医院总会计师试点工作。主要将强化医院财务和资金管理,提高医院经营决策水平,加强对医院经济活动的监控。(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