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劲吹“台湾风”

05.09.2014  11:36

        (记者 肖君)9月4日,是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公众开放日的第一天。在位于4号馆的国际及港澳台展区,热情的新疆人将台湾馆挤得水泄不通。以食品、生活用品以及文化创意产品为代表的台湾展团,让本届亚欧博览会刮起了一阵浓浓的“台湾风”。

   小吃主打“清真牌”卖得更火

  “请尝尝台湾正宗手工牛轧糖!”陈彦泰一边招呼客人一边用刀麻利地切着从台湾带来的手工牛轧糖坯。

  作为中国台湾一家食品厂商负责人,陈彦泰是第一次参加亚欧博览会。“听说新疆人很喜欢台湾的食品,就准备了30多万元的货,但没想到还是不够,开馆第二天就卖了10万元的货。”陈彦泰用一口标准的台湾普通话对记者说。“我排了三年的队才上了今年的亚欧博览会,确实很值得!

  中国台湾彰化县顺泰蜜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萧忆慈也是首次来,主要是推介台湾果干、果脯等农特产品。为了方便与中亚客商交流,她请了台湾贸易中心会说维吾尔语的马贤亮过来帮忙。“我们是一家创立80多年的老店,现在已经第三代了,产品已行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听说新疆的瓜果很好,希望能有机会与这边的企业合作。”萧忆慈说。

  “这次我们一共组织了28家台湾食品企业参会,且全部有清真产品认证,主要是让众多的穆斯林群众也能尽享美味。除了食品,还有生活用品,像家纺产品、陶瓷、精品香包、化妆品以及文化创意产品。”中国台湾贸易中心行销专案处食品行销组负责人陈韵竹说。

  据了解,由中国台湾经济部国际贸易局主办、外贸协会筹组的台湾展团已连续参加了四届亚欧博览会。

     文化创意产品精巧实用惹人爱

  除了小吃,今年亚欧博览会上的台湾文化创意产品也很吸引眼球。

  在8号馆文化产业展区,中国台湾火晶工作坊惹人注目,五颜六色的挂件在灯光的折射下变得璀璨夺目。

  “这叫火晶,我们称她台湾的颜色。”张新说。作为一名台湾珠宝大师,张新用水晶结合贵金属高温烧制独创了火晶工艺。由于在烧制过程中,所用的金属和各种火候、温度、湿度等外力影响,每枚火晶最后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因此每一枚都是“限量版”。

  “这是我们第三次参加亚欧博览会了。今年比去年还多带了20枚,共120枚。价格从500元到1500元都有。新疆少数民族较多,喜欢佩戴色彩艳丽的首饰,火晶这种新型珠宝一亮相,每次都是销售一空。”负责销售的台湾火晶工作坊大陆地区总负责人王小菊说。

  张新表示,火晶工艺已研究10余年,每一炉火晶都要烧制数十小时,一个月最多能烧制100枚,一年最多能生产1500枚。“作为独一无二的工艺,火晶目前无网点、加盟店,销售主要是参加各种国际国内高水准展会及台湾名品展会。”王小菊补充道。

  中国台湾埔里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前也是人头攒动。这些纸质DIY工艺品价位不高,很适合家中做摆件。这种纸质工艺品属于环保产品,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动手,变各种彩纸为百余种造型各异的工艺品。

  有小玩意也有“大块头”,中国台湾正淯企业有限公司的木雕作品栩栩如生,很吸引人。公司经理武春生表示,制作木雕作品的材料是有着“阿里山神木”之誉的桧木,又称“周公桧”,据说已有2300多年高龄,是亚洲树王。此木还有特殊香气,价格十分昂贵。

  大葫芦、弥勒佛、小摆件,这些带着闽南风情的工艺品能否被新疆乃至中亚客商接受,首次参会的武春生心里没底儿。但看到如织的人流,他的心里又升腾起了希望:新疆,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神奇之地,一定会有不同寻常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