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军垦人左文生的边疆故事

26.04.2018  18:12
  新华网电(张晓琴)“雄赳赳,气昂昂,我们进新疆……”1951年,当人民解放军唱着这首歌奔赴朝鲜战场,左文生则唱着它同七十多名老乡、同学一路西行,来到祖国西北角戍边建功。

  左文生1932年生于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个小县,这一年七夕恰逢立秋。1951年还在读高中二年级的他通过了新疆军区政治干部学校(以下简称“政干校”)到当地学校征兵的考试,同年端午节便携妻踏上屯垦戍边的军旅之路,或许是特别的缘分,这一年七夕也恰逢立秋。

  “年轻时候当过会计、教导员、办公室主任……啥都干了,老了也闲不住,只要能给人民办好事我就觉得开心,觉得自己还有用。”如今八十六岁的左文生,细数往事,说他最怀念的还是与哈萨克族牧工一同在南山牧场的日子。

  1980年从104团政治处调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水西沟南山牧场三分厂当会计,由于牧场有文化的管理人员稀缺,左文生同时担任着教导员、文化干事,采购员等职务。四年多的时间,左文生倾其心力为牧场办成一件件好事,与哈萨克族牧民结成了深厚友谊。

  800人所在的牧场没通电,左文生“跑断腿,磨破嘴”通过熟人关系仅用3万元完成了标价50多万的通电工程;牧民生活太单调,左文生便带领牧民在放牧闲暇之余采蘑菇、捡骨头变卖搞副业生产,买来电影放映机不定时播放电影丰富牧民文化生活。

  牧场的牧道崎岖难行,人畜饮水困难,左文生极力争取到一笔15万元的投资,带领一支由40人临时组建的哈萨克族青年筑路小分队,苦战两月,克服了山高坡陡、悬崖巨石多等困难,手工劳动,打眼放炮,劈石开山,开出了两条1.6米宽,全长8公里,至今仍发挥作用的“青年牧道”。同时,他们用4年的时间修建了8座永久性蓄水池,彻底解决了牧工冬春生产大忙季节人畜饮水的困难……

  “只要你一心一意为民众办好事,大家日子过好了,民族团结工作就好做了。”左文生笑着说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是民族团结搞得好。

  1951年到1993年,左文生的屯垦戍边生涯已历经四十二载,却还远未结束。退休后的第六年,他被返聘到团史志办公室,用15年的时间主编并相继出版了四部团志。

  至今,左文生仍义务奔走在老龄委的工作岗位上,组建舞蹈队、合唱团、交谊舞班,开办老年大学,组织老年人参与文娱比赛并多次获各级表彰奖励,在他的带领下团里老年人活出了晚年的精彩。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