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展现新疆魅力的科学魔幻秀 ——第四届全国科学表演大赛侧记

25.07.2016  12:40

大大的汤匙能挂在鼻子上,小小的纸片能瞬间变成巨型纸圈,你一定以为这是一场魔术表演,其实这是一场科学魔幻秀。

7月22日,第四届全国科学表演大赛在克拉玛依市举行,作为2016“丝绸之路”科学节亮点活动之一,这场囊括科普剧表演和科学秀演出的比赛,将科技与艺术巧妙融合,为现场观众打造了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而我区参赛选手用表演“”科技,让科技与艺术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仅演绎出一个个生动的科学故事,还全方位地展现了一个魅力新疆,在现场收获了掌声和肯定。

我的家在民丰县安迪尔乡,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每年有200多天的沙尘暴天气,我们不怕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大家一起种植红枣树,种下安迪尔绿色的希望。”当动听的维吾尔族歌曲响起,由安迪尔乡中心小学学生带来的《可爱的安迪尔》开始了青少年组的科普剧表演。

沙尘暴,是民丰县最常见的自然现象。10个维吾尔族孩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表演中穿插了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讲述了家乡从过去的荒凉到如今老百姓与自然斗,用科技改变现状的故事。

与台上10个孩子一起演出的是安迪尔中心小学的汉语老师布威再乃普·如则。短短10分钟的表演从编剧到排练,布威再乃普和孩子们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很多演出道具都是老师和学生们动手制作的,为了这一场“科学秀”,所有人都铆足了劲。

布威再乃普说,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走出来的孩子,他们第一次有机会站在全国科学表演大赛的舞台上,为了这场比赛,孩子们卖力地练习普通话。

羊、牛、马等牲畜都戴上芯片,牧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了解它们在什么地方吃草、喝水,蒙古族牧民经历了数字化牧场试点,利用科学技术为生产生活带来变化的故事让大家看到一个现代化的新疆……”现场评委给了和静县第四中学表演的科普剧《数字化草原》很高的评价。

我们看到了新疆的实力,更看到了新疆对科普事业的重视。”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秘书长,此次大赛的主要负责人祝贺说,本次大赛遴选了70部作品入围表演类作品现场决赛,全国有16个省区的35支代表队参加最终决赛,参赛的40部剧目中,新疆就有12个作品入围,有3部作品获得一等奖。

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能把科学和艺术融为一体的科学剧我还是头一回看到,这样的表现手法太好了,以后我要让孩子换一种方式学习科普知识。”观看演出的昌吉市第七小学学生如麦莎的妈妈表达了对这种科普形式的喜爱。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叶宝生兴奋而激动,作为第四届全国科学表演大赛评委会评委之一,他对新疆的表现评价颇高:“科学需要创新,科学表演同样需要创新。新疆的参赛作品表演整体效果好,科学表演在全国属中上水平,许多作品能把科学实验展示与表演恰当结合,并与当地实际和新疆元素结合,传递了更多的正能量,彰显了新疆特色,展现了新疆魅力。

[责任编辑: 王建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