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通”短信温暖逾十万人
新疆日报网讯 记者张向阳 罗立峰“8月份,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社区通’,给我专门发了一条孩子上学的信息,算是帮了我的大忙。”11月19日,黄山街社区居民杨春莲一提起“社区通”就连声说好。其实受益“社区通”的居民不仅有杨春莲,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社区通”短信平台已覆盖了9个街道办事处(片区管委会)的71个社区,共计81736户、106287人。
“社区通”短信平台是社区通过网页客户端实现与指定电话号码进行短信批量发送的平台。目前,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这一平台的建立,已实现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服务管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工作协同的联动工作机制。
“8月份,我们家儿子当时6岁半,已到了上学的年龄,社区通过‘社区通’发了一条信息,询问我们家孩子什么时候上学。”杨春莲说,孩子上学是大事,当时就利用“社区通”互动了一下,询问上学需要哪些手续,社区立即进行了回复。
“现在遇到什么事,通过‘社区通’就能与社区进行互动了,根本不用跑到社区,发信息也不用掏钱。另外,社区经常性地将停水、停电、遇到大风天气提醒关好门窗等服务性信息,通过‘社区通’发给我们。”杨春莲说,感觉社区工作人员特别贴心,也拉近了居民与社区间的距离。
黄山街社区副主任丁丽告诉记者,他们社区有常住居民631人,“社区通”已覆盖607人,他们还为“社区通”专门设计了不同的信息板块,主要有政策宣传类、天气预警类、针对特定群体的服务信息提示类、专项工作服务类。“社区通”的使用尤其方便了老年人及时获知信息。
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社会服务管理局局长李景表示,“社区通”可以说已实现了政务通、服务通,最主要的是达到了人心通,架起了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居民知道街道、社区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他们。另外,“社区通”平台也定时对各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公布,发布职能部门主管领导手机上,比如11月14日,区上大平台的高发问题显示是居民供暖问题,这样的信息公示,可以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促使工作尽快解决。在“社区通”上2次被通报,还会追究责任。
李景还表示,“社区通”实现了不同身份、按区域分类发送短信,改变了以往盲目群发短信的运作模式。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开展“社区通”始于去年,当时在八钢片区管委会试点,3个月发送了1万条短信。今年上半年扩大到5个街道的25个社区,短信量达到了10万条。今年下半年扩大到了9个街道办事处(片区管委会)的71个社区,目前短信量达到了100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