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一社区开办“家门口培训”解决群众求职困扰(图)

21.10.2014  05:35

居民学写汉字。王小军 摄

餐饮培训学员学习做新疆拌面。王小军 摄

位于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红庙子街道平顶山社区,在辖区内借助办公会议场所办技能培训,为群众就业求职解难题。

20日,记者来到该辖区看到,来自新疆南北各地的群众聚精会神地聆听老师讲解普通话读写发音技巧。社区开办的培训班将闲散在家无业人员聚在了一起。学习居民不分年龄、民族,只要想学习就能随时加入进来。社区居民阿不力米提直言,前几年打工,深深体会学好普通话很重要,现在我加入社区办的免费学习汉语班学习,每天上午学习完,下午与儿子一起在外“充电”,参加计算机培训。

记者与阿不力米提交流过程中,发现44岁的他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他表示,家里有些积蓄,今年不外出打工,专心学习。

在课堂中记者发现,一位大姐阿曼古丽书写汉字很工整,一笔一划的汉字在她书写完显得很漂亮。记者采访她时,羞涩地说“会说会写,对我来说很有趣,我特别喜欢学习普通话。很遗憾,每天一堂课,学习时间太短,希望培训课能长一些,多学一些”。简单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阿曼古丽学习就是一个目的就业,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不愿意闲在家里。

该社区除了在家门口举办普通话学习培训外,还进行现场餐饮培训,来自南疆的阿布都外力告诉记者,每天来学习班学习炒菜、做拉面的徒弟就达20多个,每一位学习热情很高,学员每天必须学会烧四个菜。每天不同菜样,男女学员都很喜欢学习。

布海丽其古丽·吾甫尔是该社区学习普通话的老师,她每天的任务就是监督居民学习普通话。她说,居民学习的热情很高,上午双语培训,下午专项学习,来这上课的居民长的达一周多,有些居民嫌社区学习时间有限,在外报名参加培训班系统学习。

平顶山社区位于沙依巴克区红庙子街道平顶山新南街一巷2号,成立于2001年5月15日,管辖面积1.1平方公里,社区办公用房建筑面积540平方米。社区共有居民3685户11460人,其中流动总户数2580户8173人,占总人数的71.3%;少数民族居民1220户5043人,占总人口44%。平顶山社区具有自建房多,流动人口多,出租房屋多,人员构成复杂,流动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经济收入不高的特点,管理教育难度较大。

社区开展技能培训为的是解决辖区内居民就业难等问题,提供一个居民相互交流的平台,能更好的开展社区工作,下一步技能培训将多样化,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未来还设妇女刺绣班、电焊班、电工、计算机班等”该社区主任库尔班说。(王小军 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