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西路社区创新老旧小区联合管理模式 56号院的居民有了新“管家”

23.02.2016  11:05

  社区完善制度、设立机构,居民选举代表当管理者,共同管理小区物业。随着天山区建设西路社区创新社区、业主委员会联合管理老旧小区模式,56号院的239户居民有了新“管家”。

  2月22日,光明路56号院业主委员会和建设西路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挂牌,标志着通过一年多试点,联合管理模式正式启动。

  一大早,业主委员会主任、76岁的辛厚昇就开始上班了,垃圾清扫情况、视频监控查看情况、栏杆健身器材维护情况等都在他的检查范围内。

  辛厚昇说,业主委员会一共有居民推选的5名委员,他们的职责是监督社区物业服务中心的各项收支及服务情况。

  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是大小西门片区管委会城区管理服务中心批准设立的服务机构,由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共同管理,一共有8名工作人员。

  辛厚昇说,56号院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建设的单位型小区,基础设施差、老年人多、流动人口多,10多年前就成了无物业小区。

  “2014年之前,小区来过物业,干了不到一年就走了,小区后来成立了业主委员会,由于责权不分、收支不明,居民怨言很大。”辛厚昇说,社区的介入让事情发生了转变。

  社区工作委员会书记马学强说,经过走访调查和征求意见,社区找到了解决办法:由社区组建物业服务机构提供准物业服务,业主委员会实施监督,联合管理物业。

  2014年初,社区开始试点联合管理模式,社区主持业主委员会换届大会,成立了服务中心并配备了财务人员、监督人员,完善了规章制度。社区还安排了一名副主任担任服务中心副主任,协调业主委员会和社区间各项工作。

  社区协助业委会统一了物业费和停车费收费标准,每个月公示一次财务收支情况,监督人员每周都会检查财务状况,确保所有费用公开透明。

  辛厚昇说,社区和业委会联合,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一年多来,居民对业主委员会和社区认可度大大增强,239户居民物业费收缴率达到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