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皮山县“三民”工作组:扎下身子到基层去

10.12.2014  18:09

人民网皮山12月10日电(通讯员 王志)近日,家住新疆皮山县农场九连职工努尔麦麦提·吐荪家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这三位客人是来自皮山农场九连“访惠聚”工作组的成员。虽然他们与努尔麦麦提·吐荪素不相识,却来到他家中看望他,同时还送来了五千余元款。

我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谢谢,谢谢你们!”努尔麦麦提·吐荪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反复道谢。

努尔麦麦提·吐荪家住皮山农场九连三排,由于年老多病,家中无经济来源,平时小病靠抗,大病靠拖,肯本无钱看病,兵团财务局驻皮山农场九连工作组组长于红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来到家中看望他。

我没有别的要求,只有一条,那就是扎下身子融入群众中,把每一件工作都做实。”这是兵团财务局驻皮山农场九连工作组组长于红伟常说的一句话。寥寥几句话,道出了如何拉近与人民群众距离的真谛。

于红伟,今年51岁,担任兵团财务局行政政法处调研员,现任兵团财务局住皮山农场九连工作组组长。

扎下身子,把工作做实。”带着这个目标,住连干部们先是挨家挨户走访,熟悉连队里的基本情况。可没想到,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职工群众们大多白天都在外劳动不在家,很多职工们和这些城里来的陌生人有距离,不热情。

皮山农场九连总人口1884人,共计512户,百分之百的维族同胞,语言成了于红伟及工作组成员们的一大难点问题。

学语言,与职工群众们交朋友,这是工作的切入点。白天职工们不在家,那就晚上去。”于红伟这样对工作组的成员说道。

“我们每天早中晚都利用休息的时间学习维吾尔语,现在见面了和职工们见面就说,“阿达西亚克西莫,也就是朋友你好的意思,这样也拉近了我们与职工的距离。”兵团财务局住连干部潘庆艳对笔者说道。

在走连入户中工作组了解到,连队篮球氛围浓厚,很多的80、90后青年多,于是他们组建了一个篮球队,把青年人凝聚在一起。随着入户走访工作的深入,职工们开始接纳“访惠聚”工作组,愿意打开心扉与“访惠聚”工作组成员拉家常。由刚来时“情绪大、意见多”逐渐变为“笑脸迎、常问候

刚来的时候,职工见了我们,可以说是打招呼的很少,这个笑脸也不多,通过这八个多月以来的生活、生产,劳动的接触,现在见到连队的职工,基本上就是很远就伸出手来跟我们握手,主动跟我们握手。”兵团财务局住连干部于红伟对笔者说道。

皮山农场九连道路都是土路,其中有一段1公里长的职工必经之路,因年久失修,受损严重,路面坑洼不平。给职工群众生活带来不便。铺上了柏油路,职工群众们再也不用为出行发愁了。

去年,在农场的帮扶下,我们一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富民房。今年,我家门前又铺设了柏油路,出门干净又方便。我们十分感谢工作组的干部们!”该连职工阿吾提·麦麦提明高兴地对笔者说道。

在实地走访中,连队的各农田之间道路上的简易小水渠损坏严重,影响农田灌溉。经过勘察计算后发现需要290万余元才能修,连队里哪里能拿出这么多的钱,“访惠聚”工作组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最后向局里申请29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并与连队干部、职工们一起挖渠、铺设管道、平整道路,提高水的灌溉率,解决了2000多亩农田灌溉用水紧张的难题。水渠通了,这让村民们从心里佩服工作组,把工作组成员当成了知心人。

以前每年春耕春播和冬灌时都发愁这水怎么办,现在好了,工作组来了以后给我们修好了水渠,现在再也不用发愁没水了。感谢工作组的各位干部们。”九连职工阿卜拉·达吾提对笔者说道。

皮山农场九连指导员岳敏在采访中对笔者说道:“兵团财务局住连干部来到我们连队后,和我们连队干部一起干工作,特别是于组长,虽然他是兵团机关的领导,但是没有一点架子,很亲和,我们有不懂的地方都可以问。 这八个多月来,工作组干部们给我们办了太多的好事,我们干部职工和工作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很感谢工作组的各位干部们。

自从来到皮山农场九连之后,于红伟如今不仅皮肤晒得黝黑,。他身上随时都装有一本便民手册,有关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红枣种植技术等内容已经刻在他的脑海中。同于红伟一样,“访惠聚”工作组每位成员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从为职工群众们挖渠、修路,到帮着职工群众们摘心抹牙,保花坐果,捡红枣,与职工群众们心贴心、面对面交谈,一起聊天、拉家常,真正做到了扎下身子到基层去。